新编豫剧现代戏《河洛汉子》的导演阐述.docVIP

新编豫剧现代戏《河洛汉子》的导演阐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编豫剧现代戏《河洛汉子》的导演阐述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新编豫剧现代戏《河洛汉子》的导演阐述 董红兵 (河南省偃师市豫剧团,河南 偃师 471900) 中图分类号:J8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119-01   一、对剧本的认识   当我看到段老师编写的大型现代豫剧《河洛汉子》的剧本时,心情特别激动。在盛夏暑热的季节里,段老师能在短期之内完成该剧的编写任务,这种精神使我万分的激动和钦佩。看到剧本就不难想到段老师的辛苦和流出的汗水以及一颗情系四川同胞的热心。如果没有大爱之心就难写出情真意切、细致入微的情节和唱词。   《河洛汉子》把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作为题材,以主人翁郭金成为代表的河洛人,不怕艰险和牺牲个人的一切,积极赶赴汶川救灾为主题的大型现代豫剧。郭金成是个农民企业家,能把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带着公司的四十多名员工和三十年来艰苦创业所购置的全部机械设备在第一时间赶赴救灾前线,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只要相互搀一把,道路就会平又宽”,郭金成就是戏中主题思想的体现者,也是农民企业家们高尚品质的显现,更是中国大爱无疆的精神体现 。   二、对剧本的修改   原剧虽然突出了李顺卿农民工救灾队的事迹,但就事件本身没有一条贯穿全剧的主线,缺乏矛盾冲突的戏剧因素。这样的素材写戏有悖戏剧创作规律,再一点是深感戏的悲剧气氛太浓。经过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几次研究后,在不影响该剧的前提下,对剧本作了调整。我们是以郭金成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大家献出爱心,赴汶川抗震救灾为切入点。理由是:(1)当在电视里看到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已飞向四川,这是中央的声音,也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无声号召。(2)郭金成在党中央的号召下,积极作出反应,并召集大家开会,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3)这样处理既突出了党的领导,又能显现农民企业家郭金成等河洛汉子的高尚品质。   三、情节线   1、招集全公司人员开动员大会,自愿入川;2、公司原本来贵州采矿,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动员汉子们入川救灾,布置赴川前的准备工作;3、郭金成的老伴随公司到贵州来做勤务工作。当听到郭金成号召大家入川救灾,停止采矿,并且要带所有的机械设备入川救人,老伴积极拥护。郭金成又要带领高中刚毕业的独生儿子玉辉同赴四川,老伴的思想一时想不通,老两口发生了争辩;4、郭金成以理相争,最终仍然带子入川;5、风雨交加,向汶川进发;6、行至江堰,灾民苦诉灾情;7、父子二人探路;8、玉辉遇塌方遭险;9、郭金成嘶声哭子;10、灾民求救,郭金成等汉子们就地排险挖人;11、河洛女青年素香思念恋人清波。在救灾一线的汉子清波,考虑自己的婚期已到无法请假脱离。郭金城巧妙周旋两地拜堂成亲;12、郭金城接到了新的救灾任务后,安排大家准备出发。此时被劫救出来的玉辉归队;13、邓市长代表群众来向河洛汉子们赠送锦旗;14、郭金城的全体汉子们和乡亲告别,向重灾区汶川进军。   剧中“夫妻争执”、“风雨途中”、“救灾苦诉”、“探路失子”、“义认干娘”,诸情节既富有内涵又富有张力,“生死相依”、“两地婚礼”更具传奇色彩,这些情节大多数是虚构但给人一种顺其自然的感觉,不见斧凿痕迹。    四、舞台处理   戏曲艺术是程式性的艺术。 《河洛汉子》这么大的救灾形式,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呢?怎样处理好舞台体现于文学诠释的关系,把握剧本的格调,如果按现时的处理方法,只恐失去戏曲艺术的意义。要完全按照戏曲传统的方法处理,又怕让戏曲程式束缚演员的手脚,没有现实的感觉。早在二十多年前,我的老师刘木峰、李紫贵,包括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导演胡导老师。在为我们上导演课时反复强调,戏剧舞台处理万不可忘掉三个原则,即:“戏无理不服人”、“戏无技不惊人”、“戏无情不感人”。戏剧艺术是感染人的艺术,一个剧目的成功不是剧本的可读性,更重要的是搬到舞台上给观众看,要有可视性,抓住观众,能感染观众才是一幕好戏。例如《河洛汉子》第二场,河洛汉子在郭金成的带领下,向四川灾区出发的行动。我们采用了画外与实物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具体做法:山道崎岖、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朗诵人出现在观众视线里,在此时用制作的模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车等实体依次开动,向四川方向进发,这样既有朗诵人戏曲程式的表演动作,观众又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机械也在行动,使戏曲程式与实物融为一体。我个人认为既合情又合理,能让观众信服。这样做的好处,不只是让观众只听到了,我们带了多少多少机械设备去救灾了,克服了那种概念化的形式。该剧没有过多的可舞性。在第五场现场救人的情境中,排险、挖土、搬石头等行动,采用了戏曲舞蹈形式,调强演员挖土,搬石头救人的目的,抡铁锨、云膀子是艺术,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让观众感觉到这就是艺术性的真实。“戏无情不感人”。在该剧第四场,郭金成嘶声哭子的情节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