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概述1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态心理学概述1PPT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群体中,有心理正常群体和有精神障碍的心理异常群体有精神障碍的群体占人群总体的比例为13.47‰(1993年,17地区) 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异常的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正常心理 异常心理;;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一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公元17世纪中叶神经科学的发展: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发现运动性失语区,帕斯德对身体疾病提出“细菌理论”。精神病学的发生质的飞跃,精神病真正被看作需要治疗的疾病,比奈尔,法国第一位“疯人院”院长 19世纪中叶-20世纪40年代:自然科学推动了精神病学的发展,德国学者克雷丕林提出临床疾病分类原则 ;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一)超自然的解释:巫、灵、天体 (二)生理学的解释:脑、体液 (三)心理学的解释:催眠 现代观点 梅耶:美国精神病学之父,提出生理、心理、社会共同作用——多维、综合的模型;;; 二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1.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两个基本命题 第一个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第二个命题: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2.依据上述两个命题有以下五个判断 (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力比多(libido)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心理活动的动力,人类的生物本能。 (2)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性心理发展:三个发展阶段 口腔欲阶段—肛门欲阶段--生殖器欲阶段 0-1岁 1-3岁 3-6岁 潜伏期( 7-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精神分析理论 ;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 (3)人的心理结构;(4)人格结构理论(对应于潜意识理论) 本我: 生理本能,企图满足—快乐原则, 人格的基础 自我:有意识行为—现实原则, 人格的执行者 超我:社会化产物—道德原则, 人格的监督者 ;(5)“防御机制”—— 防止焦虑的能力 为了防止本我超我之间冲突引起焦虑 压抑和克制能力,否认,投射,合理化,转化,补偿;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固着:合理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如果在每个发展阶段上,接受的刺激太过分或者接受的刺激太少,就会使“性心理”的发展受到挫折,就会造成性心理发展“固着”,就造成未来人格的异常。 (2)焦虑:“自我”必须不断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体验着焦虑。;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3)压抑:为防止、消除焦虑,必须学会压抑非理性冲动。 压抑不足-冲突冲破防线,体验到痛苦; 压抑成功-体验不到痛苦,仍存在于潜意识,躲藏到潜意识之中的冲突,并以变相的方式表达----异常心理和行为;弗洛伊德看来,成人的神经症症状是内在(潜意识的)的,是婴幼儿期没有解决的创伤和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的变相显露。 因此,治疗的目的在于使潜意识上升到意识水平,使个人知觉本我的力量,减少超我的过强作用,并加强自我的平衡能力,从而达到“本我—自我—超我”的动力平衡;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解释异常心理现象 高级神经活动特征:兴奋、抑制、兴奋与抑制的 集中与扩散过程、正负诱导过程等。 异常心理现象: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冲突 神经衰弱-兴奋过程>抑制过程 癔症-兴奋过程<抑制过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技术路线: 动物实验结果-人类心理,研究人的行为-动物实验比较 斯金纳(B.F. 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班杜拉(A.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 现代脑科学;(二)行为主义解释; 对心理异常的基本观点:提出“潜能”概念 潜能无论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 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就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马斯洛 强调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是治愈疾病或缓解症状。 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存在焦虑”-“存在”和“责任”的冲突。两者的对立跟随人的一生。 人的根本意义是人的“存在”,是个体的自由、独立性,有选择生存方式与道路的自由 不能离开群体而孤立地生存,有义务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群体(人类社会),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责任”与“自由选择”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