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复苏(一).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性的复苏(一)

二 人性的复苏 中世纪(Middle Ages ): ①欧洲的封建社会 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在政治上:国王、贵族和骑土等封建主构成了金字塔般的 等级制度,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 在经济上:农民(农奴)交劳役、实物地租和“什一税”等。 在文化上: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上       帝是绝对的权威,文学、艺术、哲学等一切都       得按照《圣经》的教义,不可违背,否则,宗       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 14世纪末西欧人发现古希腊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中世纪的一切是那样的丑恶,于是许多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 但丁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之家,从小受过良好教育。后来参加当地的政治活动,曾担任过佛罗伦萨执政官。但他所代表的派别不久便被反对派击败,但丁被判终身流放。 《神曲》是他流亡期间所作。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分为《地狱》(惩罚罪孽的地方)、《炼狱》(悔过和希望之所在)、《天堂》(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三部,采用中古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以自己为主人公,运用丰富的想象为来生设置了三个阶段。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将自己所憎、所厌之人放在了地狱,而将自己所敬、所爱之人放入了天堂。 在地狱第八层中,见到了买卖圣职的教皇,如刚去世的教皇尼古拉三世和当时在位的明尼法斯八世……。 ⑴《哈姆雷特》的现实性: 《哈姆雷特》取材于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但很容易使人联想到16C末17C初的英国现实 ⑵哈姆雷特的形象特征: ? 他是丹麦王子,身穿墨黑的外套,脸色悲苦沮丧,但有理想、好思索。 他的叔父克劳迪斯毒死了他的父亲,篡夺了王位,并娶了他的母亲。老国王的鬼魂显现,把自己被害的经过,告诉儿子哈姆雷特,要他报仇。他弄清真相后,决心杀死奸王,但又意识到,他的责任不是单纯地复仇,杀死一个克劳狄斯,而是要重整乾坤,消灭一切罪恶,按照理想来改造现实。 ?? 就在下决心动手时,不幸错杀了恋人奥菲丽娅的父亲。奸王有所察觉把他送往英国,在去英国途中他逃回丹麦,在一场由克劳迪斯安排的比剑中死去。他在临死前总算刺死了克劳迪斯,但他改变现实的重大理想并未实现。 ?? ??⑶哈姆雷特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 ?? 他与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宫廷集团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与社会恶势力之间的斗争,这是萌芽状态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 ?  “我们把你(人)安置在世界中心,使你从此地可以更容易观察世间的一切。我们使你既不属于天堂,又不属于地上,使你既非可朽,亦非不朽,使你好像是自己的塑造者,既有自由选择,又有光荣,能将你自己造成你所喜欢的任何模样……” ----(1486)皮科《论人的尊严》 填空 皮科的这一命题表达了对自由的_的歌颂,上帝把_放在了没有限制、没有约束的地位,意即_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通过自由的选择而达到他自己所想达到的目的,成为他自己所想成为的那样的_ 。 _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 “我们把你(人)安置在世界中心,使你从此地可以更容易观察世间的一切。我们使你既不属于天堂,又不属于地上,使你既非可朽,亦非不朽,使你好像是自己的塑造者,既有自由选择,又有光荣,能将你自己造成你所喜欢的任何模样。你能够沦为低级的生命形式,即沦为畜生,亦能够凭你灵魂的判断再转生为高级的形式,即神圣的形式……” ----皮科《论人的尊严》 填空: 皮科的这一命题表达了对自由的人的歌颂,上帝把人放在了没有限制、没有约束的地位,意即人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通过自由的选择而达到他自己所想达到的目的,成为他自己所想成为的那样的人 。人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恩格斯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德国诗人海涅说:“我们认识这个哈姆莱特,好像我们认识我们自己的面孔,我们经常在镜子里看到他”,并说看到的“正是我们自己的相貌”。 屠格涅夫认为任何人都会同情哈姆莱特的原因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哈姆莱特身上找到他自己的缺点。” 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几乎把哈姆莱特从个人扩大到全人类,他说哈姆莱特“是伟大的,深刻的,……他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每一个人。” 法国文豪雨果也持相同的看法;“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又是一个真实的人。 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 古罗马科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中心说”,是中世纪天文学的理论基础,它符合上帝选定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说法,得到教会的支持,成为天经地义不容怀疑的理论。 (波)哥白尼以数学和观测为基础,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