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壳竹覆盖栽培试验初报.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壳竹覆盖栽培试验初报

维普资讯 第22卷 第6期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V01.22 NO.6 2002年 11月 JOUR.OF ZHEJIANG FOR.SCI. TECH NOV.,2 0 0 2 文章编号:1001—3776 (2002)06—0025-03 红壳竹覆盖栽培试验初报 翁永发。,吴晓峰 ,张耀辉2 (1.浙江省衙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浙江 衙州 324002;浙江省衙州市林业局,浙江 衙州 324002) 摘要:采用稻草截杆加砻糠覆盖及相应的水肥管理等技术措施进行红壳竹早出笋试验,使红壳竹提早 52d出 笋,平均产量增加7350kg/hm2,产值增长率达294.59%,产出投入比达 3.26,并总结出了红壳竹高产高效 的提早出笋经营技术 。 关键词:红壳竹 ;覆盖;竹笋 ;试验 ;经营技术 ;早出笋 中图分类号:$795.9 文献标识码:C 食用竹提早出笋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雷竹 (PhyllostachyspraecoxCV.prevernalis) 早出笋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红壳竹 (Phyllostachysiridenscens)为笋竹两用,该竹种适应性强,成园快 、 产量高、口味好、竹材利用率高,比雷竹更适应衢州市低丘红壤的立地条件 ,近几年来,红壳竹在衢州发展迅 速,面积已达 2000hm 以上,为了提高红壳竹种植效益,笔者于 l997年 l1月至 l998年4月开展红壳竹提早 出笋技术的试验,以摸索成功高效的早出笋经营技术 ,将红壳竹在 自然条件下的4月初出笋提早到春节前后出 笋,从而产生较高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衢州市林业开发实验场 ,供试红壳竹为 1994年春造林 ,1997年 4月下旬测量平均立竹度为 19035株 /hm,平均株高323.4cm,平均胸围6.74cm,整齐度为3.23。土壤为典型的低丘红壤山地。试验地 面积为4000m,各处理小区面积为50m,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竹林结构大致相同,其它抚育管理措施一致, 小区之间开沟隔离。 表 1 试 验 方 案 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选择当地丰富的稻草、砻糠作为覆盖物 ,以猪栏粪作有棚 巴,采用覆盖物种类、覆盖次数 (厚度)、施肥 的3因素4水平进行重复 3次试验 (表 1)。施肥时间 l1月7~9日,第 1次覆盖时间 l1月8~10日,第 2 次覆盖时间 l2月5日。稻草短截后覆盖。 收稿 日期:2002-07—20 作者简介:翁永发 (1965.),男,浙江龙游人 ,工程师,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 维普资讯 26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22卷 2 结果与分析 2.1 覆盖后竹林地表温度的变化 在第 2次加盖后的 1997年 l2月 6日至 1998年 4月 l1日,每天 (9:00~10:00)观察记载各小区的地表温 度,以观察不同覆盖试验的保温效果。温度变化统计结果见表 2。据浙江林学院方伟博士研究,红壳竹出笋起 点地表温度为 l5℃。从覆盖后观察记载的地表温度来看,以Ⅲ号试验区的保温效果最好,其低于 l5℃的天数 为 12d,始笋期也最早,为2月 10日(春节期间)。但从覆盖后竹林地温保持在 l5℃ 以上的要求看,本次试 验都没有达到这一要求,因此 ,今后的生产中,在覆盖保温时应增加覆盖厚度和增施有机肥。 表 2 红壳竹林地表温度统计结果 2.2 试验区产量、产值 本试验在各小区开始出笋起每天早上挖笋,记录各试验小区的产笋数和重量,并及时送到衢州市蔬菜批发 市场按当天的批发价出售,以当天出售的价格分别记录各小区产笋的销售额。各小区红壳竹产量、产值情况如 表 3。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