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创正压通气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后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无创正压通气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后的应用
郑鸿翔 耿俊义 胡亚兰
[摘 要]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后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共行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纠治术410例,在拔除气管插管后因不同原因导致呼吸衰竭实施无创正压通气(NPPV)26例,占比6.34%。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NPPV)开始时间为拔除气管插管后0~18h,应用时间为1~92h,成功者为22例,治疗失败4例。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早期撤离呼吸机的有利保证,避免再次气管插管和相应的并发症;但应用1h后临床症状无改善者,应及时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支持。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 小儿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4.32.021
作者单位:450006,河南郑州,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ICU
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的正压通气原理是相同的,前者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我科自2014年1月开始对符合拔管标准,但拔管后因不同原因导致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需要再次机械通气支持的病儿,施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共行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纠治术410例,但拔除气管插管后因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者,在积极病因治疗同时实施NPPV 26例,占比6.34%。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32个月;体重3.2~14kg。术前诊断:室间隔(VSD)/房间隔缺损(ASD)/肺动脉高压(PH)11例,法洛四联症(TOF)/右心室流出道狭窄(PS)/肺动脉闭锁(PA)7例,右室双出口(DORV)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3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C)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TGA)l例。
1.2 治疗方法 NPPV均使用MAQUETservo-i呼吸机,设置持续正压通气(CPAP)模式,调节吸入氧浓度(Fi02):40%一60%,呼气末正压(PEEP):4—8cmH20,根据患儿体重调节PS,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指标。
1.3 疗效评估 若病儿使用NPPV后24小时呼吸平稳,动脉血气指标满意,为撤机成功;若开始NPPV后出现循环功能恶化或脱离无创正压通气24小时内再次出现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MV)支持,为治疗失败。
2. 结果
将术后需要NPPV治疗的病因总结如下:主动行无创序贯治疗12例,急性喉水肿2例,急性肺水肿6例,大片肺不张3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3例。详见表1。
3. 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纠治术后拔管后出现的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需要再次机械通气支持的患儿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主动的“有创-无创-撤机”为部分患儿早期撤离呼吸机提供了有利保证,NPPV的应用也避免再次气管插管和有创通气带来的并发症。
4.讨论
近年来随着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发展,手术方式和技巧的进步,麻醉、体外循环和围术期各重要脏器功能保护技术的日益完善,术后因LCOS和MOSF所致病死率逐年下降。而由于心血管畸形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复杂先心病继发的肺血管病变严重,加之较长时间的体外循环对肺的损伤,从而造成术后呼吸功能维护困难,呼吸衰竭已经成为小儿危重先心病术后的重要死亡原因[1]。
有创机械通气支持(CMV)长时间使用会带来许多并发症,如气道损伤、呼吸机依赖、VAP等,使病情反复、MV时间延长和撤机困难等。据报道,机械通气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10%~30%,病死率为33.3%~50%,机械通气时间延长l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增加l%一3%[2]。因此,如何早期撤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成为我科关注重点,而无创正压通气安全、简单、有效以及启用与撤离灵活,可以保护病儿的气道防御功能和吞咽功能,避免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VAP,也随之减少[3]。CPAP在呼气末期维持正压增加肺内气体容积和功能残气量,治疗肺泡萎陷和肺不张,减轻肺间质水肿;使肺顺应性得到改善,改善通气/血流比值,从而改善氧合;CPAP可减轻大气道和小气道塌陷,减少呼吸肌做功,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氧耗量;对于心功能不全的病儿,CPAP还可以通过降低左室跨壁压来减轻左室的后负荷,有利于左心功能恢复[3],因此我们开展了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
我们12例主动行无创序贯治疗成功率91.7%,由此缩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