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调味
食品调味技术
味的概述
五种基本味
调味的基本原理
常用的调味基料
调味的原则
调味的顺序
味的概述
所谓“味”是食物进入口腔时给人的综合感觉,影响这种感觉的因素很多,酸、甜、苦、辣、咸、鲜、香气为最重要.同时,食物的颜色、触觉以及食用者的生理条件、个人嗜好、心理、种族,甚至温度、季节等等,都会影响人们对味觉的感觉。尽管人各有所好,但并非无规律可循。
通常从季节上有“春酸、夏苦、秋辛、冬咸”的说法,以地域分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说.而中医则把五味与人的五脏相对应,认为“酸入肝、咸入胃、辛入肺、苦入心、甜入脾”,即五味人口,先藏于胃,再养五脏之气。
五种基本味
咸味是人类的基本味感,在食品调味中常占首位,它不仅调节口感,还有生理调节功能。除部分糕点外,不用食盐的食品几乎不存在,用其它物质来模拟食盐的滋味更是不太可能,日常调味用盐量在0.8~1%时,感到咸味适口。
甜味是人们最爱好的基本味,是蔗糖等糖类所具有的滋味,甜味的强度和感觉因糖的品种不同而不同,最佳的是果糖,常用于改进食品的可口性和某些食用性。
酸味是人类早已适应的化学味感,适当的酸味能给人爽快的感觉,并促进食欲。酸味的强度可用pH值表示,大体在3.1~3.8之问,常用的酸味剂有醋酸、乳酸、琥珀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
苦味是分布广泛的味感,在自然界中有苦味的物质比甜味物质要多得多,单纯的苦味并不令人愉快,与其它味调配得当,能丰富和改进食品的风味。可调节其它的不同味觉,苦瓜、莲子、茶叶、咖啡、啤酒等都有苦味。
鲜味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味感,肉类、水产类、食用菌类等都有独特的鲜味,常用的增鲜剂有谷氨酸钠、5’-肌苷酸、5’-鸟苷酸,它们会使食品的鲜味大大增强。
辣味是香辛料中一些成分所引起的味感,适当的辣味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分泌的功能。辣椒、花椒、胡椒、姜、肉豆蔻、丁香、蒜、葱、芥茉等都带有辣味。涩味:单宁等。
调味的基本原理
1.常见的味觉现象
味觉的增强现象
一种物质的味感因另一物质的存在而显著加强,这种现象叫味的增强现象,如味精与I+G共用能相互增强鲜味,在1%NaCl溶液中加0.02%MSG的作为A,加0.02%I+G的作为B,两者只有咸味而无鲜味,但A和B混合就有强烈的鲜味;麦芽酚几乎对任何风味都有协同增强的作用。
味觉的对比现象
一种呈味物的存在,使另一种呈完全不同味的物质,味道变得更强,这种现象叫味的对比作用。如苦味与甜味、咸味与鲜味。
味觉的掩盖现象
有时因另一种物质的存在,而使某种味明显减弱,这种现象叫味的掩盖现象。如味精掩盖苦味和酸味、砂糖掩盖咸味、花椒肉桂等掩盖异味等,
味觉的疲劳现象
较长时间受到一种味的刺激后,再吃相同味感的物质时,会感到味的下降,这种现象叫做味的疲劳现象。
变味现象
先摄取食物的味对后吃的食物的味带来质的影响,这种现象叫做变味现象。如品了浓食盐水后再喝普通水会感到甜,吃了墨鱼干后再吃蜜柑会感到苦味。
调味的基本原理
2.粘稠度对味觉的影响
粘稠度高的食品可延长食品在口腔内的粘着时间,使滋味感觉时间延长,品质优良的调味品适当添加增稠剂,给人以满足的愉快感。
3.油脂对味觉的影响
大多数风味物质都可部分溶解于脂肪,脂肪不仅与风味物质一起提供口感和浓度,而且在味道的稳定与释放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呈味物质的化学结构不同及脂肪酸的链长度差异,使得呈味成分在油态和水态彼此分离。溶于水的味道首先释放出来,并很快消散,导致人体感觉器官对味道的察觉程度降低,接着释放出来的是溶于脂肪的味道,导致连续的味道的感觉。因此低脂肪食物不能具有高脂肪食物的浓烈和持续的味觉。
调味的基本原理
6.细度对味觉的反应
细腻的食品可美化口感,使得更多的呈味粒子与味蕾接触,味感更丰满。
7.温度与味觉
味觉一般在30℃上下比较敏锐,而低于10℃或高于50℃时各种味觉大多变的迟钝。
“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反应了调味的灵活性.但“五味调和百味香”.确实也是我们调味的一个基本准则,只有掌握了味的基本规律,才能把酸甜苦辣咸配合得当,使人感到美味可口。
常用的调味基料
1.原味调味料
原味调味料通常是指盐、糖等最简单的原始调味料。
2.化学调味料
所谓化学调味料是指味精、l+G等,其特点与原味调味料一样,呈味单一,必须与其它调味料配合才有较好的效果。
常用的调味基料
3.香辛料
香辛料是一类能够给食品呈现具有各种辛香、麻辣、苦甜等典型气味的食用植物香料:花椒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辛麻而持久,生花椒味麻而且带有辣味,炒熟以后香味浓厚;八角香气浓郁.而略带甜味;胡椒有黑、白胡椒之分,黑胡椒辛辣味比白胡椒浓;小茴味芳香,调味时可去除菜肴的异味;生姜粉用于调味粉料中,鲜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