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的临床应用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柴胡疏肝散的临床应用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柴胡疏肝散的临床应用体会 武建军 (古交市中医医院 030200)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345-02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middot;古方八阵middot;散陈》卷五十六云:“若外邪来解而兼气逆肋痛者,宜柴胡疏肝散主之,……柴胡疏肝散治胁肋痛,寒热往来”。组方为:陈皮6g 、川芎4.5g、 香附4.5g、枳壳4.5g、芍药4.5g、炙甘草1.5g,食前服。临床主治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机郁结而致的血滞所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笔者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在临床实践活动中,认识到本方不必拘泥于胁肋疼痛,凡肝气郁滞不舒,疏泄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病症,都可以在本方的基础上,临症加减治疗,灵活应用。 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以胁肋一侧或两侧胀痛,往往胀痛游走不定,多因人的情绪或思想压力变化而诱发本病。多伴有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纳呆、胸闷不适、嗳气、自觉不自觉的叹息(长出气时舒服),并伴有舌淡苔薄白,脉弦等为临床表现。辩证要点为:临床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胸闷不适,痛如针刺,时作时止,注意力分散时症状减轻或消失。治疗以疏肝理气为法,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为:柴胡9g、香附15g、川芎6g、白芍12g、枳壳9g、元胡15g、川楝子15g、陈皮9g、当归9g、甘草6g。若气郁化火,心烦易怒、口干目眩、神疲食少者加丹皮、栀子;横逆犯胃者加半夏、陈皮、旋复花、代赭石。 应用注意事项和体会: 肋间神经痛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种临床症状,本方特为神经性无器质性病变而设,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布胁肋。本方疏肝气,散郁结,理肝气郁滞而通畅血脉,使足厥阴之脉,疏泻有常,经脉通达,则病痛消散。本方中元胡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与川楝子配伍可清肝火,泄郁热而行气止痛,为胁肋部窜痛之专药。 胆囊炎和胆石症 胆囊炎和胆石症在现代呈逐年增高趋势,而部分患者恶变率亦有所增高。在临床本病以右胁痛伴牵引右肩胛痛或酸困不适、胃脘痛、呕吐纳呆、腹胀低热,心下痞满为临床表现。辩证要点为:反复发作性的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并向右侧肩胛区放射。本病多发于夜间或饱餐后,多伴有恶心、嗳气、泛酸和食欲减退等症。治法为:畅达气机,化湿和胃,清利肝胆湿热,辅以理气消石为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处方如下:柴胡9g、枳壳9g、陈皮9g、川芎6g、香附15g、白芍20g、青皮9g、郁金9g、黄芩15g、元胡9g、炙甘草6g。伴有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者可加龙胆草9g、栀子15g、丹皮12g。肠鸣腹泻者可加茯苓9g、炒白术15g。症见恶心呕吐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以降逆止呕;肋间窜痛者,加金铃子散;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芒硝;腹胀不适者加炒莱菔子24g、木香9g。伴结石者,加海金沙、重用金钱草、鸡内金;黄疸者,加茵陈。 应用注意事项和体会: 胆石症、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病症。胆居六腑之首,为中精之府,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肝气郁结失其条达之性,郁久而致血滞,疏泄失常而引发本病。本方中柴胡与郁金配伍,疏肝气,解肝郁与诸药共凑清肝利胆,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胆石症者加金钱草30g、鸡内金30g,临床无症状的患者可久服,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总之需结合临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防不测。 慢性咽炎 属于中医“梅核气”的范畴,多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痒不适,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伴有心烦、急躁、善叹息、胸部憋闷,气堵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多见弦滑。辩证要点为:咽中如有物阻,咳之不出,吞之不下,饮食自如,并有随情志的变化而症状或轻或重。治以疏肝解郁,散结化痰,清心除烦,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组成:柴胡9g、枳壳12g、香附15g、茯苓30g、厚朴12g、法半夏9g、紫苏梗12g、栀子9g、瓜蒌15g、甘草6g、郁金9g。肝气不疏加川楝子15g;胸部憋涨,长出气者加瓜蒌15g;病久加三棱9g、莪术9g。 应用注意事项和体会: 本病病理多因肝气不舒,情志不畅,忧思郁结而致肝失条达,肝气郁结,循经上逆致使气滞痰凝,气火与痰相互结,受阻于咽喉气道而发本病;或因肝病乘脾致肝郁脾滞,运化失司,津液不能上承输布,积聚成痰,痰与气互结于咽喉而为病。本方中香附与郁金相伍,可以增强其行气解郁之功,是治疗本症之关键。气行不畅则郁结难消,痰凝不化则症结不散,故治疗以行气解郁、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