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置换术后护理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尖瓣置换术后护理PPT

1、循环的支持 补充及调整血容量: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尿量、外周循环和中心静脉压的变化 增强心肌收缩力:一般术中就开始应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3 ~ 5ug.kg-1.min-1。 扩血管药物应用:常用药物为硝普钠及硝酸甘油,目前应用越来越少。 利尿:小量 稳妥 持续 2、呼吸道的护理 术后定时协助翻身拍背,氧气雾化吸入,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对留有气管插管的病人,及时吸痰和湿化气道,以保持气道通畅。 3、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 严重低钾者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故血钾控制在4.5 ~ 5.0mmol/L 严密监测心电图的变化,如T波高而尖,心率变缓或P-R间期延长等现象,应及时监测血钾 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尿量调整液体入量和速度,一般尿量维持在1ml/kg.h以上。 4、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瓣膜置换术后3~5h内渗血可能较多,注意保温,以增强内源性凝血因子的活性 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性质,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注意有无胸腔出血,及急慢性心包填塞的征象。 若胸液>3ml/kg/h,且连续超过3h,应考虑有胸内活动性出血而需再次开胸止血。 若引流量偏多,以后突然减少或引流不畅,且伴有心率快,脉压差小,血压低,中心静脉压高,尿量少,精神差,末梢凉,应考虑心包填塞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中枢神经系统的监护 二尖瓣狭窄病人大部分有房颤。术前有左房血栓者尤其应注意。术后应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精神状态及肢体活动,倾听病人主诉,如有无头痛、语言不清、肢体麻木等,警惕血栓栓塞发生。 6、体温的监护 由于手术是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当天易发生低温后的反跳。因此,体温达36.5℃时就应开始物理降温,一般多能防止术后高热的发生;如体温高达38℃,则除物理降温外可加用药物降温,使体温降到正常范围。 7、术后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60次/分可安放临时起博器,选用提高心率的药物:阿托品 异丙肾上腺素 心房纤颤:应用强心药物控制心率80 ~ 90次/分左右,并可保持相对的节律. 室性心律失常:考虑是否低钾血症,首选利多卡因1~2mg/kg静脉推注,无效时改用乙胺碘呋酮300~400mg/d.发生室颤时立即电击除颤和心肺复苏. 室上性心动过速:应补充血容量,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 8、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多巴酚丁胺的配制: 将多巴酚丁胺按[3mg×体重(kg)]溶于NS50ML。1ml/h=1ug.kg-1.min-1 多巴酚丁胺的作用 对心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主要作用于β1受体,对β2及α受体作用相对较小。小剂量7.5ug.kg-1.min-1主要兴奋β1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但对心率及外周血管影响较小;中等剂量7.5 ~ 10ug.kg-1.min-1,有兴奋β2受体引起血管扩张和兴奋α受体引起血管收缩的双重效应,但前者大于后者,可降低心脏后负荷;大剂量10ug.kg-1.min-1,主要由于β2受体兴奋,可致周围血管扩张,虽可进一步降低后负荷,但可致室性心律失常。 8、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多巴酚丁胺的注意事项: 按体重计算药量,配制药液,并在微泵上标明药名、剂量、配制时间。 从一条深静脉通路进多巴酚丁胺,最好不与其它药物走一条通路。 速度要恒定,避免意外中断或加快,避免从此通路加其它药及测CVP。 在液体用完前,应预先配制好药物备用,更换注射器时,速度要快,不可使用快进键。 停用多巴酚丁胺时,应逐渐减量,重病人应缓慢减量。 9、抗凝药物的应用和观察 抗凝药物的应用和观察 同种瓣不需抗凝,机械瓣置换后需终生抗凝,生物瓣术后抗凝3~6个月。 抗凝时间在术后24~48h,胸腔或纵隔引流管内血性渗液减少后服用华法林。 抗凝药通常用华法林,首次量为3~5mg,以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调整.一般维持PT在正常对照值的1.5~2倍,INR2.0.~2.5。 华法林作用机制 华法林为维生素K拮抗剂,它能妨碍维生素K参与Ⅱ、Ⅶ、Ⅸ、Ⅹ四种凝血因子转录后分子的修饰,防止谷氨酸残基的γ-羧化作用。 使用华法林后,肝脏仅能合成Ⅱ、Ⅶ、Ⅸ、Ⅹ四种凝血因子的前体蛋白质,这些前体蛋白质具有凝血因子的抗原性,而无凝血活性。因此,华法林在体外无抗凝作用,只在体内有效。 华法林的抗凝作用需要等体内原有的因子Ⅱ、Ⅶ、Ⅸ、Ⅹ耗竭后才能出现。华法林口服后36~48h起效,而完全发挥抗凝作用需要72~96h。一次给药抗凝作用可维持3~4d,停药后,随着新的有活性的凝血因子合成,凝血功能也需经多日渐渐恢复。 华法林抗凝监测及标准 P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是抗凝治疗最常用的监测指标,它能反映四种维生素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