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体系的建立与实施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伤急救体系的建立与实施PPT

创伤中心 香港依医院辖区而分,不同的辖区共有5个创伤中心 :威尔斯亲王医院,玛丽医院,玛嘉烈医院,伊莉莎白医院,屯门医院。 均为公立医院,其中2个是教学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玛丽医院) 院前急救 消防员对伤亡人员进行院前初步急救 对于严重创伤事件,消防员会通知医院急诊人员 如果需要,急诊医护人员(E-Team)将被派往现场 . 创伤的初级分流-指引 患严重创伤者应在黄金小时内尽快到达创伤中心 在2003年11月,新界东医院联网开始了香港第一次创伤初级分流 生理标准 格拉斯哥评分 14 15 = 正常 3 = 无反应 收缩压 90 mmHg 呼吸频率 10 /分钟 29/分钟. 解剖标准 连枷胸 ≥2个长骨骨折 手腕或脚踝的近端截肢 头、颈或躯干的贯穿伤 肢体瘫痪 骨盆骨折 合并创伤/烧伤 (≥ Ⅱ烧伤 or ≥20%面积) 创伤团队 创伤团队领导 护士长 气道护士 程序护士 循环护士 高級外科醫生 初級外科醫生 ICU 骨科 急诊科醫生 创伤护士 对同事进行创伤急救技能培训 在创伤病房提供临床指导和协调各种创伤病例的抢救,跟进创伤病例 通过创伤登记,建立创伤统计系统 创伤的研究 香港创伤团队启动次数 创伤救治手册 创伤救治手册内容 创伤团队的角色及启动 头及颈部受伤的指引 胸部受伤处理指引 腹部受伤处理指引 骨盆骨折处理的指引 伤口处理及抗生素使用指引 。。。。。。 临床评估原则和大量输血实施 变量 得分 Hg ≤ 7 gm/dL 10 Hg 7.1-10 gm/dL 1 SBP≤90 mmHg 3 GCS ≤ 8 1 HR≥120/min 1 分离性骨盆骨折 1 CT或快速血糖阳性 2 BE ≤ -5 mmol/L 1 评分 得分 ≥6 得分 0-5 第一步 Step 2: 红细胞 + 新鲜冰冻血浆+ 血小板 1:1:1 (每种4U) 30分钟后重新评估 监护 返回第一步 第三步: 第二步: 快速通道的CT扫描 全身CT 严重创伤 头部外伤 头或颈部CT 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创伤演练介绍 演练的组织 1.小组的组织者(创伤主任)组织。 2.一般隔2到3个月就进行一次演练。 3.案例的安排:事先不公开,可以是临床的特殊病例、或是临床治疗中曾经有不足或过失的例子。 4.进行分配角色操作。 5.总结,点评。 TRAUMA TEAM成员组成 急诊医生和护士 普通外科 骨科 麻醉 重症监护部 创伤护理协调员 创伤专家 放射科等 不同的专业角色在创伤复苏的作用 急诊:负责最初的评估、复苏和内部协调启动创伤呼叫. ICU:气道管理和评价协助后续ICU护理,协助 困难病人建立静脉通路和镇痛、镇静. O&T:负责评估和管理脊椎和肢体创伤. 外科:协助负责手术、调查和考虑随后优先管理 判断是否要呼叫TRAUMA CAII 1、被钝器或锐器所伤且生命迹象不稳定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休克、收缩压<90mmHg; 呼吸窘迫或血氧低、呼吸<10或>29次/分; 神志改变并且GCS <13分。 判断是否要呼叫TRAUMA CAII 2、重要部位损伤 穿透伤的头、颈、躯干(前面或后面)或腹股沟; 胸、腹部的冲击伤或挤压伤; 连枷胸; 脊髓受伤瘫痪情况; 邻近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的明显的长骨骨折; 开放性或可疑头骨骨折; 不稳定骨盆或疑似不稳定骨盆骨折。 创伤急救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谢佩玲 交流内容 完善创伤急救医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创伤急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他山之石——介绍香港创伤急救体系 急诊护士在目前的创伤急救体系中的作用 完善创伤急救医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每年死于创伤的人数约500万,占全球死亡总数的9%。 我国每年创伤死亡人数约70万左右,是第5位死亡原因。 多发伤和创伤危重症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 我国创伤急救医疗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观念陈旧,救治队伍不稳定,水平不高 指挥协调能力较差 2、急救网络不健全 救治半径多数5公里,救治时间多数15分钟 国外:救治半径≤5公里,救治时间5~8分钟 国内:救治半径<7公里,救治时间15~16分钟 我国创伤急救医疗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常意义上的“急诊外科”在我国大部分医院仅仅以处理轻度创伤的,简单的清创缝合为主业,对于ISS评分超过15分的多发伤仅能起到约请会诊的病源“分拣处”的作用。在多数医院,创伤急诊患者特别是严重创伤患者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