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护理及尿液外渗的原因和预防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护理及尿液外渗的原因和预防
丁肃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白城 1370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146-02
导尿是常用护理操作,临床广泛应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操作技术已被护士掌握。但因其结构特殊及患者生理病理等因素,或因护理操作不当,会出现尿液外渗。做好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护理十分重要。同时作者还分析了应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后尿液外渗的原因和对策。
1.临床护理
护士应熟练掌握气囊尿管的结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正确掌握导尿的方法和拔管方法。向气囊内注入液体时,推注速度要慢,有阻力或患者有疼痛时立即停止注入,并抽吸已注入的液体,重新调整尿管的深度后再注入液体,拔管时先抽吸完气囊内的液体再拔管。
1.1 插管护理
护士要向患者说明导尿的目的、注意事项,导尿前不能排空膀胱内尿液。在导尿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操作,动作轻柔,导尿管有足够插入深度,因气囊导尿管头部到气囊距离为5~6cm,为保证整个气囊进入膀胱,流出尿液后须再插入6cm以上,再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
注水过程中如尿管稍有脱出,气囊在尿道中,这时注水会损伤尿道且引流不畅,应防止尿管脱出。男患者每次注水量10~12ml,女患者为12~15ml。
在注水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气囊内压力的变化,注入用力要均匀适度,勿注入空气,注水完毕后将尿管向外轻轻牵拉,勿用力过猛、过大。对因导尿造成尿道损伤患者,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按正确的操作方法留置尿管2周,同时遵医嘱给予止血、抗感染治疗。
插管过程中遇到阻力不能前进时,不应盲目插入,特别是患有前列腺肥大老年患者,由于尿道粘膜弹性差,比较薄脆,稍有不慎就易引起尿道粘膜破裂,应选择型号较小较坚韧的尿管为佳,自尿道口向尿道内注入石蜡油起润滑作用,利多卡因粘膜麻醉可以减少疼痛以及疼痛反射所致的尿道括约肌痉挛,以利插管成功。采用以上方法均不能将尿管插入,但病情需要必须插管,应请有经验的护士进行操作。
1.2 导尿管留置期间护理
患者应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勿剧烈运动,以防导尿管气囊破裂尿管脱出。每日清淡饮食多饮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肥厚食品。尿袋应固定放置,位置低于盆腔,尿管保持一定长度供患者活动,避免患者翻身时牵拉尿管,引起气囊嵌入尿道内,致尿道粘膜损伤。
注意保持尿管引流通畅,避免压迫、扭曲或牵拉,必要时行膀胱冲洗。每日更换尿袋1次,每周更换尿管1次,并每周常规做1次尿常规检查,每日清洗会阴,保持尿道口清洁。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尿,达到膀胱冲洗目的,防止感染。
观察尿管长度,防止尿管脱出,观察引流出的尿液情况,以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对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患者,要做好安全护理,必要时用约束带,防止患者因留置导尿管不适而强行拔除尿管,引起尿道粘膜损伤。勤巡视查看患者,妥善固定导尿管,引流管留有足够长度,避免患者翻身或躁动而使导管移动、脱出致尿道损伤,也可更换使用普通导尿管。
长期留置尿管者,用呋喃西林冲洗膀胱时滴速要慢,压力要低,防止膀胱冲洗引起血尿。对不能耐受呋喃西林对膀胱粘膜局部刺激引起大量血尿者,可改用生理盐水慢速低压冲洗,膀胱排空后注入100ml生理盐水加8mg去甲肾上腺素保留于膀胱,等有尿意时再放出,连用3d即可达止血目的。
肾脏不断生成尿液,膀胱排尿是间断的。
对留置尿管患者多采用开放引流及定时开放,前者违背了正常排尿模式,使本应间断进行的排尿活动变成膀胱贮存功能使用,后者则为非个体化的放尿方法,如在预定放尿时间,膀胱内尿液尚少不足以引起尿意,开放尿管则尿液随压力差的作用流出难以产生排尿感觉,不能充分训练膀胱功能。
应实行个体化放尿方法,根据患者尿意和膀胱充盈度确定放尿时间,使排尿模式与正常排尿与正常排尿相似,继续发挥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如患者能主动参与训练膀胱功能,拔管后可尽早恢复膀胱功能。
1.3 拔管和拔管后护理
拔尿管时,要放尽膀胱内尿液和气囊内液体,动作迅速轻柔。拔管困难时不可粗暴强行操作,以免产生损伤膀胱和尿道等并发症。应分析具体原因,如为气囊阀失灵,无法抽出气囊内液体,在确认气囊在膀胱内后,可向气囊内注入气体或水(注水30~50ml)至气囊破裂,再拔管;或将气囊活塞剪掉,使气囊内液体自动流出后再拔管;也可用细金属丝顺气囊管插入气囊,将气囊刺破后液体流出再拔管。如以上措施均失败,可在B超引导下经膀胱刺破气囊。如因患者精神紧张造成拔管困难,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并转移其注意力,同时热敷或按摩下腹部,解除膀胱、尿道括约肌紧张,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