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白散的组方分析及在儿科中的应用体会.docVIP

泻白散的组方分析及在儿科中的应用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泻白散的组方分析及在儿科中的应用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泻白散的组方分析及在儿科中的应用体会 (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泻白散是治疗小儿肺热咳喘的经典方,本文从其药物组成、药物配伍归经、组方用药谈谈泻白散的组方原则及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体会,并分析验案一则以资举证。 关键词:儿科;泻白散;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泻白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又名泻肺散,方用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主治肺火皮肤蒸热,日晡尤甚,喘咳气急,热郁肺逆等症,是治疗小儿肺热喘咳的经典名方。吴又可云钱氏制泻白散治热病后与小儿痘后,外感已尽,真气不得归元,咳嗽上气者甚良。本文从其药物组成、药物配伍归经、组方用药谈谈泻白散的组方原则并浅谈其临床应用体会,并举验案一则附录如下。 原方记载泻白散药物组成为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用法为:剉散,入粳米一撮,水两小盏,煎七分,食前服。方中桑白皮性寒,味甘辛,归肺脾二经。《本经》云其“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药性论》中有“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五伤绝,利水道,消水气......内补不足”之说;《本草纲目》言“泻肺,降气,散血”。故桑白皮味甘可固元气之不足而补虚,味辛能泻肺气之有余而止嗽,临床中因实邪郁肺,肺窍不得通畅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均可借桑白皮之性渗之散之。地骨皮甘淡而寒,入肺、肝、肾经。《别录》言“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虚极,......利大小肠”;《本草纲目》云“去下焦肝肾虚热”;王好古言其可“泻肾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热,补正气”;此物甘淡而寒,凉而不俊,可理虚劳,气轻而辛,可以清肺,平补下焦,可使精血充而邪火自退,肝肾虚热者宜之,其入泻白,清金调气,故可疗肺热有余之咳嗽。粳米味甘性平,能益脾胃,除烦渴。《别录》言“主益气,止烦,止泄”;《滇南本草》言其“治诸虚百损,强筋,壮骨,生津,明目,益智”;粳米既可扶助胃气,又可防止诸药寒凉伤胃。炙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 《别录》云“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珍珠囊》云“补血,养胃”;故炙甘草既有和中益气,补脾胃不足之功,又有止咳润肺,调和诸药之用。 肺为娇脏而属金,其性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上逆则上焦郁热,气郁生涎,火郁生热,肺合皮毛,外生肌腠,则见皮肤蒸热;肺主治节,肺气不降,则见喘嗽气急,治此者,宜清之降之。泻白者,正金之令,驱气之逆,使金清则气肃。《医方考》云“肺火为患,喘满气急者,此方主之”。方中桑白皮性甘寒,专入肺经,以之为君,其皮可行皮,白能归肺,其甘寒之性皆能入肺而清热,且其根入土最深,能清而复降;地骨皮深入黄泉,为臣药,其甘寒之性能助君药泻肺中之伏火,又能入肝肾,凉血除蒸;二皮之用,皆在降肺气,肺气降则火自除也。炙甘草、粳米养胃和中以扶肺气,共为佐使。此四药合用,组泻白之方,有清热而不伤阴,泻肺而不伤正的特点,共奏清肺泻热,宽气进食,止咳平喘之功。本方之特点为清中有润,泻中兼补,寓补于宣,对小儿“稚阴”之体有标本兼顾之功,故虽清肺而仍重固本,与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的特点甚为吻合。武丽丽[1]用泻白散加减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疗效肯定;郭玉娜等[2]总结聂惠民运用泻白散治疗肺热咳喘效果显著;此外,李继吾等[3}运用泻白散加减治疗小儿湿疹、低热、便秘疗效良好。可见泻白散在临床中适用范围广,只要是肺热壅胜所致的各类疾患,均可用泻白散加减治疗。以下附验案一则以资举证。 验案分析 患儿刘某,男,4岁,于2015年3月16日就诊。主诉:咳嗽10余天。现症见:咳嗽,夜间咳甚,影响睡眠,有痰不会咯吐,鼻塞,流黄粘涕,无咽痛,无腹痛,平素纳可,大便偏干,小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数。处方:桑白皮9g 地骨皮9g 蜜款冬花9g 蜜紫菀9g 白前6g 炒紫苏子9g 石菖蒲9g 黄芩6g 甘草6g,5剂,日1剂,加粳米一小撮,水煎服200ml,少量频服。嘱患儿清淡饮食。药后咳嗽减轻,守上方去石菖蒲,加乌梅3g,蜜百合9g继服6剂。1月内随访未见复发。 按:咳嗽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肺部疾患,近年来因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家长溺爱,护理不当;小儿五脏六腑功能不全,对疾病抵抗能力差;小儿卫外功能未固,外邪每易由表入里,迅速传变;加之小儿又属“纯阳”之体,外邪无论寒热,多随风而入,风为阳邪,化热最速,因此在临床中小儿肺热??嗽病例并不少见。采用泻白散对此类病症进行治疗,可以缩短病程,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武丽丽,史正刚.加减泻白散治疗小儿痰热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