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药的毒性及其影响因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药的毒性及其影响因素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中药的毒性及其影响因素 车继敏 (吉林省延边中医医院 吉林延吉 133000) 【摘要】长期以来,中药的养生保健与治疗疾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中药的毒性人们却知之甚少,用药不合理的现象日趋增多,本文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及日常工作经验的总结对中药毒性进行分析,并了解其影响因素,使人们加强对毒性中药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从而指导合理用药。 【关键词】中药 毒性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084-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媒体对中医药的大量宣传,老百姓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因此吃中药的人也随之增多,他们认为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可以随意服用,其实则不然。近年来有关中药毒副作用发生的频率日渐增多。为了让人们对中药毒副作用有更深的认识,本文就此对中药毒性概念及影响因素做一概述。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而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东汉时代,《神农本草经》提出了“有毒无毒”的区分,并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无毒”大多为补虚扶正之品;中品“有毒或无毒”为补虚扶弱或祛邪抗病之品;下品多“毒”为祛邪攻击之品。唐代王冰《次注黄帝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这些论述仍是当今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原则。 1.有毒的含义 1.1狭义的“毒” 指药物对人体的危害。凡有毒的药物大多性质强烈,作用峻猛,极易毒害人体,常用治疗量较小或极小,安全性低,用之不当或超过常用治疗量,即可对人体造成伤害,如巴豆,马钱子,砒霜,即为毒药。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称:“凡药物云有大毒者,皆能变乱,与人为害者,亦能杀人”。唐?《新修本草》和现行药典在部分药物性味之下标明的“大毒”,“有毒”和小毒,大多是指一些具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的药物,而对一般药物不提是否有毒,即是此狭义的毒性概念。 后世许多本草书籍在具体药物的项下,均有有毒无毒的记载,并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论述了药物的适应症,炮制方法,总结了药物配伍的“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服药禁忌”等注意事项。近代概念之毒性中药多为狭义,专指含有有毒成分,药性峻猛,进入机体易致毒副作用,甚至使人致死者。[1] 1.2广义的毒性有两点:1.2.1指药物的总称。明代《类经》指出,凡能除病者,皆可称之为毒药。1.2.2指药物的偏性,是指药物对人体的某种偏性。中医药学认为,药物之所以能治疗疾病,就在于它具有某些特定的,有别于其他药物的偏性。临床医生每取其偏性以祛除病邪,调节脏腑功能,从而纠正阴阳失衡,调整气血紊乱,最终达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2.无毒的含义 指单用某药在不超过常规用量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安全系数高,性质较平和,治疗量幅度较大,但有一部分偏性较突出,作用较强,大量应用时可对人体造成伤害。 如人参,味甘而温,功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常量应用可治气虚欲脱及气津两伤证。而大量应用可引发滥用人参综合征。轻则口鼻出血,血压升高,重则兴奋狂躁乃致死亡。还有一部分偏性极弱,即使大量应用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薏米,山药,小麦,莲子,这类药品可做药食两用之品。 3.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 3.1品种与部位:由于历史原因,中药品种较混乱,有的中药品种繁多。由于各品种所含成分或含量不同,故有的有毒,有的无毒。如关木通为马兜铃科,具有利尿通淋,通经下乳之功效。据报道关木通60克水煎服有致急性肾功能衰竭。lt;龙胆泻肝丸gt;就有不良反应报道,因此把其中的关木通改为川木通。而同一种中药由于用药部位不同,各部位成分含量不同,也影响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如全蝎,有毒物质集中在尾部,故蝎尾比蝎身毒性大。如苍耳全株有毒,果实比全草大,嫩叶比老叶大。 3.2产地与来源: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如土壤,水质,日照,温度,气候,雨量不同,导致产地不同的中药,其疗效和副作用有较大差别。如近年有人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乌头所含乌头碱进行检测,发现不同产地的乌头碱含量相差悬殊,产于四川,南川的乌头毒性是北京西郊的2倍,甘肃的3.2倍。蜂蜜由蜜蜂采集花蜜酿造而成,原本无毒,若采集有毒植物的花蜜酿造的就有毒。报道有人因服蜂蜜中毒,原因在此。 3.3采集时间:中药的采集时间直接影响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如苦楝皮为驱虫药而有毒,活性成分为川楝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