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负荷环形压气机叶栅流动分离及旋涡结构研究之二流道横截面研究.pdf

高负荷环形压气机叶栅流动分离及旋涡结构研究之二流道横截面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热机气动热力学 2006年学术会议 编号:062032 高负荷环形压气机叶栅流动分离及旋涡结 构研究之二: 流道横截面木 ’. 陈绍文 陈浮 王可立 王仲奇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458信箱,哈尔滨150001) (电话:0451 E.mail:cswemail@hit.edu.e11) 口 、 摘要:实验采用五孔探针对不矧冲角,不同叶型折转角环形压气机直叶栅和正弯叶栅的流场,弋明爹双进 行.r详细的测量,并利用实验给定的边界条件对弯叶栅流道内进行计算,根据测量和显示的结果,分析 了流道横截面的拓扑结构,探讨丫高负荷环形压气机叶栅内的旋涡模型。结果表明,叶栅流道内旋涡由 多涡结构向单一涡结构转变的趋势明显,叶片正弯使得流道内近吸力面壁面的涡系径向掺混作用加强; 在商负荷压气机叶栅中应用正弯叶片,’必须抑制中部流动的恶化。 关键词:流动分离,旋涡结构,正弯叶片,冲角 1.引言 压气机级压比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压气机气动负荷的增加,由此引起叶栅流道内旋 涡流动增强,气流流动易分离造成端壁角区内流动恶化,使得损失迅速增大,最终导致 压气机喘振裕度的下降。也限制了级压比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1】【2】,叶片正弯能起到 抑制端区二次流动,改善该区域流动状况并降低损失的作用,但同时也将对叶栅中部气 流流动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在流动三维性较强的高负荷叶栅中应用正弯叶片使得 气流分离迅速增大且伴有旋涡的破裂发生,丙而导致叶栅中部损失发生激增【3l’为了探 索这一现象的机理,有必要进一步认识高负荷环形扩压叶栅流道内的流动分离以及旋涡 的发生、发展及相互作用的规律。 . . “旋涡是扩压叶栅端区流动的支配因素”[41,叶栅流场中存在各种复杂的旋涡流动, 包括马蹄涡、通道涡、壁角涡和尾缘涡等,这些集中涡系的生成、发展和相互作用对叶 栅流动损失影响巨大。目前对高负荷环形压气机叶栅流动机理的实验研究还很少,虽然 也提出过一些较为完善的叶栅流道内的旋涡模型【5】【6】,但其中大多数是针对平面叶栅, 而对正弯叶栅流动结构的研究则更少。本文对不同负荷、不同冲角条件下不同弯角正弯 叶栅作全面的研究在国内还是首次,并且利用拓扑学原理和壁面流谱规律对叶片正弯引 起的叶栅流动及旋涡结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2实验装置及进口流场 实验在哈尔滨工业人学火尺度低速扇形叶栅风洞上进行,入口马赫数为0.23。实验 叶栅叶型折转角一共有三种,分别为40。、50。和60。,每种叶型折转角叶栅由直叶 ·本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582 每套叶栅由八个叶片组成,叶型为NACA65系列,展弦比为1.0,叶栅内、外径分别为 不同角度的扇形段来实现,如图2所示,冲角范围为0。、±10。和±5。。实验采用L 型五孔探针进行流道内测量,详细的测量截面及测点分布见图3。进口弦K雷诺数 Re25.27x105。 计算网格的生成采用G—蝴Bn’商业软件,网格结构为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计算 样本的平均计算网格数为444010。计算叶栅的边界条件完全采用实验测得的结果来给 定,数值方法采用FLUENT商业软件求解器对三维粘性流场进行求解,湍流模型采用 k.£双方程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校核结果符合的,图3给出了+5。冲角下60。折转 角直叶栅出口总乐损失系数及叶片中部型面静压计算和实验结果对比图。 Uperendwall …一一…~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