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练习测验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褒禅山记练习测验题

〈遊褒禪山記〉練習測驗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單選題 1.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在說明: (A)奇偉瑰怪之觀,常在於險遠 (B)做事自得其樂,無視困難存在 (C)幽暗昏惑之境,無物以相之 (D)進入山洞越遠,越見不到奇景。 2. 王荊公借遊後洞抒寫人生哲學,勉人行事應該: (A)深思慎取 (B)通權達變 (C)篤志精進 (D)多聞多見。 3. 下列敘述,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是: (A)這個邃道在挖掘時耗費相當時日,工程非常艱巨 (B)黃花岡烈士前仆後繼,為革命之路寫下光輝的一頁 (C)華特迪斯耐的卡通瑰麗奇偉,讓人目不遐給 (D)荒繆的宗教往往是浮華無根的社會產物。 4. 「於是予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往往有得」意謂:(A)得見天地山川景色 (B)得見珍異的草木蟲魚 (C)捕獲鳥獸,待價而沽 (D)領悟為學治事的人生道理。 5.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意謂:(A)常人不喜奇偉瑰怪之境 (B)好遊者較喜尋幽以達勝境 (C)常人好逸惡勞,不願冒險犯難 (D)好遊者常因美景險遠而無法到達。 6.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句中「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意謂:(A)古人為學,上察天理,下觀人事 (B)古人治學,廣泛思考,無所不察 (C)古人博通古今,為求思慮周密 (D)古人善觀天文,以應人事之變化。 7. 「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以上各句在說明:(A)積極進取的意志的重要 (B)意志必須體力的配合 (C)外物與外力幫助的重要 (D)意志、體力以及外物的幫助皆同其重要。 8. 「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意謂:(A)古書訛誤甚多,後世無法盡信 (B)古書失真甚多,後世無以稽考 (C)古書亡佚甚多,後世以訛傳訛 (D)古書錯簡甚多,後世無法校勘。 9. 「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意謂:(A)為學必須志向高遠 (B)為學必須慎擇良師 (C)為學必須由博而約 (D)為學必須慎思明辨。 10. 「蓋予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後半句意謂:(A)沒有能力到達好遊者的十分之一 (B)十個人中不可能有一人抵達洞的末端 (C)未能與十分之一的好遊者相比 (D)比起好遊的人所到的深度還不及十分之一。 11.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謬其傳而莫能名」意謂:(A)口耳相傳,而不能正名 (B)以訛傳訛,不明其本意 (C)傳說荒誕,而無可稱道 (D)傳說錯誤,名聲不彰顯。 12.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意指:(A)入之愈深,其進愈難 (B)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力不足者,不能至也 (D)無物以相之,不能至也。 13. 遊褒禪山記一文立義旨在:(A)描寫遊山的經過及碑文的謬誤 (B)揭示立身行道,當堅忍而認真 (C)慨嘆世衰道微,當寄情山水 (D)為學處世,須防微杜漸。 14.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旨在強調為學處世宜:(A)勇往直前 (B)量力而為 (C)適可而止 (D)深思慎取。 15.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是「頂真」修辭 (B)何可「勝」道,「勝」音ㄕㄥˋ,盡也 (C)「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是「提問」 (D)「無物以相之」,「相」音ㄒㄧㄤˋ,幫助。 16.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此論學之言,寓意為何?(A)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其見識就令人嘖嘖稱奇了 (B)摒除門戶之見,便能升堂入室,領略奇景 (C)一窺堂奧,緣於功力深厚,鍥而不舍 (D)學道有得,貴能出奇制勝,自闢蹊徑。 17. 下面那一段文字可以說明「險以遠,則至者少」:(A)古之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B)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C)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 (D)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18. 王安石 遊褒禪山記有云:「予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段文字旨在提醒學者在資料去取時必須:(A)仔細追溯學說之源流 (B)對於學說的正偽要慎思明辨 (C)發揚光大前人的功德 (D)謹記教訓,切勿重蹈覆轍。 19. 遊褒禪山記一文之中心議題是:(A)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B)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陽名之也 (C)然力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