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卫生法律法规简介 演示文稿
卫生法律法规简介 大方县卫生局 林 忠 一、卫生法概述 1、卫生法律:共有九部 2、行政法规:共有324个 3、部门规章 4、地方规章 5、地方政府规章 6、部门规范性文件 7、法律解释 8、其他 二、卫生法律责任的种类 (一)行政责任 1、卫生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等。 2、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 (二)民事责任:承担责任的方式是给予经济赔偿。主要有十种:停止侵害、排除防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三)刑事责任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三、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一)适用范围: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 (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条件 1、已经取得中等以上医学专业学历的; 2、在村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20年以上的; 3、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培训规划,接受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的。 (三) 本条例公布之日起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不具备此条件的地区,具体办法 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1、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由县卫生局负责。 2、县卫生局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完成审核工作,符合条件的,准予注册,发给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3、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限为5年。 (四)乡村医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予注册: 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2、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执业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 3、受吊销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执业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 (五)乡村医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注册的县卫生局注销执业注册,收回乡村医生证书: 1、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2、受刑事处罚的; 3、中止执业活动满2年的; 4、考核不合格,逾期未提出再次考核申请或者经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六)县卫生局每2年组织一次乡村医生考核工作,乡村医生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培训。乡村医生考核合格的,可以继续执业;经考核不合格的,在6个月之内可以申请再次考核。 四、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一)医疗机构类别 1、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 2、妇幼保健院。 3、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 4、疗养院。 5、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民族医门诊部。 6、诊所、中医诊所、民族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 7、村卫生室(所)。 8、急救中心、急救站。 9、临床检验中心。 10、专科疾病防治院、专科疾病防治所、专科疾病防治站。 11、护理院、护理站。 1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医疗机构设置审批 1、符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2、在城市设置诊所的个人,必须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从事五年以上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在乡镇和村设置诊所的个人条件由省卫生厅规定。 3、不设床位或者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申请。设置审批所需材料有申请书和提交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 4、卫生局同意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同时向上一级卫生局备案(不同意设置的30日内纠正或撤销设置审批)。《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应核准类别、规模、选址和诊疗科目等。 (三)医疗机构执业登记 1、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所需材料: (1)《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或者《设置医疗机构备案回执》。 (2)医疗机构用房产权证明或者使用证明。 (3)医疗机构建筑平面图。 (4)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 (5)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6)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科室负责人名录和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 2、卫生局在受理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申请后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审核和实地考察核实,经审核合格后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其附本。 3、医疗机构登记的事项: (1)类别、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2)所有制形式。 (3)注册资金(资本)。 (4)服务方式。 (5)诊疗科目。 (6)房屋建筑面积、床位(牙椅)。 (7)服务对象。 (8)职工人数。 (9)执业许可证登记号(医疗机构代码)。 4、医疗机构变更应办理变更手续。说明申请变更的原因和理由,签署《医疗机构申请变更注册书》。 5、医疗机构停业、必须经卫生局批准,除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