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重庆言子儿”与人物性格联系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重庆言子儿”与人物性格联系
邓时蜓 王成星
(重庆三峡学院2010级汉教1班,重庆 万州 404000)
摘要:重庆言子儿表达的川渝民众幽默豪爽的个性,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些丰富多彩的方言词汇词语记录重庆城市文化的载体,是重庆独有文化的符号象征。重庆言子作为重庆方言的代表之一,反映了重庆城市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与创新。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一个个有生命的方言词语,从这些词语中,我们体会到重庆人民的独特、鲜明的个性。一个个有趣的言子儿,表达了巴渝民众幽默豪爽的个性,形成了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重庆言子儿;巴渝人民;性格
中图分类号:H1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5-0000-01
重庆方言隶属北方方言区的西南官话,虽与北方方言区的其他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自己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自成一体,尤其是词汇更具特色。重庆言子儿是我国语言文化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经过多少代人的发展与延续,在语言文化传播和融合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广义的说重庆言子儿就是重庆方言。从重庆言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巴渝人民生活的某些事实,以及重庆人幽默机智豪爽的性格。
重庆人有点“干燥”,豪爽中带几分鲁莽,热情中带有几分土俗,幽默中带有几分促狭,利索中带有几分急躁,乐观中带有几分保守,好看热闹,好打抱不平,形象生动的重庆言子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充分地解释了重庆人泼辣豪放的性格和诚实厚道的处事方式。
首先,我们可以从这些言子体会到重庆人的豪爽:雄起,撇脱,霸道。
(1)雄起:《说文》:“雄,鸟父也。”即雄鸟。“雄”有英勇、旺盛之义。[1]所以雄起一词可以表现出一种英勇豪迈之义。重庆崽儿怪,看球赛不喊“加油”喊“雄起”,伴随着“雄起”的是重庆人独特的性格和特有的巴渝文化,“雄起”代表的是一种激情文化,体现了重庆人民的豪爽个性。
例:①中国队加油,雄起!
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雄起!
(2)撇脱:《常用字字源字典》中写道:“撇,本是丢开、抛弃义。”[2]“本指消瘦义,引申指离开,脱离。”[3]所以“撇脱”可以理解为简单,容易,轻松。反映了重庆人民洒脱,爽快,干净,利落的性格。
例:①说起撇脱,做起难。
②不用这么麻烦,撇脱点好。
(3)霸道:《常用字解》中写道:“霸,本指农历每月初,月亮才有些光亮,后假借为伯字,即称王称霸之义,引申有蛮横义。”[4]所以我们可以将霸道理解为:特别好,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厉害。通常情况下重庆人会在吃辣椒时对辣椒发出“霸道”的感叹。重庆崽儿干燥,烈性,“霸道”二字不离口。
例:①这个海椒硬是霸道,辣惨了。
②这个太阳火辣辣的,硬是霸道得很!
③这个戏演得真霸道,看得心惊胆战。
其次,重庆言子中有很多形象生动的词汇体现了巴渝人民幽默的性格:背湿,宝器,杂皮。
(1)背湿:跟重庆的天气有关,标准写法应该是“背时”或者“悖时”,意即悖逆时运,倒霉。重庆不少人图撇脱。把“悖时”写成了“背湿”,雾都重庆深秋阴雨绵绵,衣裳洗了一个星期不干,穿上身背肯定湿,人“背湿”了处处触霉头子。所以重庆人幽默的将倒霉说成“背湿”。 [5]
例:①说你不听,总有一天要背湿。
②背湿的,今天运气太差了。
(2)宝器:《说文》:“宝,珍也。即珍宝” [6]“宝器”本指宝物一类器物,供人把玩,言行土俗而带傻气的人,常被人耍弄,因为被称为“宝器”。
所以重庆人用反语的手法将活宝,爱出洋相又带傻气的这类人称之为“宝器”。
例:①那个宝器,经常遭别个逗起耍。
②样子土惨了,穿得像个宝器样。
③完全是个宝器,居然说这种话。
(3)杂皮(炸皮)/虾子:成渝两地的方言俚语有区别,同样是街上的街娃,社会上的混混儿,重庆话喊杂皮,成都话说虾子,杂皮和虾子同属幽默语言,体现出了重庆话的生动奇妙,都是对那些不怎么地道的人的蔑称。[7]
例:①一天到晚在外面混,像个杂皮一样。
②不用和这些杂皮讲道理,他们是不会懂的。
③不好好读书,以后想当杂皮吗?
再次,重庆人耿直,大方,不斤斤计较的品行众所周知,在重庆言子中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不存在和落教。
(1)不存在:意即没什么,没关系。“不存在”这句俚语在山城流行,说话显得含蓄,深沉,有分寸。据说是重庆人把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存在主义”这个深奥的哲学名词变成自己的口头禅的,这三个字充分体现出重庆人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