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好工厂 这样管
好
工
厂
这
样
管
第1章 如何提升生产效率 3
1. 把管理的重心提到生产之前 3
2. 快速出货:给订单装上“GPS” 4
3. 日计划:把任务压到每个人头上 7
4. 用欧博的“三九控制法”做好生产日计划 9
5. 用欧博的“三九控制法”做好产前备料 12
6. 怎样开好生产协调会 15
7. 怎么解决尾数问题 18
8. 4个案例的启示 19
第2章 如何做好生产计划 21
9. 异常频发,生产管理怎么做 21
10. 让计划赶上变化 24
11. 如何精准掌控物料 27
12. 准交率的秘诀:“前推、后拉、中间清” 30
13. 做PMC,要抓好两张表 32
14. 学会“横向控制”做管理 34
第3章 如何提升产品品质 36
15. 劳资双赢的现场改善 36
16. 品质改善的核心是改变人 38
17. 做好改善攻关的9个要点 40
18. ISO为什么没有用 42
19. 坚持、坚持、再坚持 43
第4章 稽核才能有效果 45
20. 稽核:防止别人讲假话 45
21. 有效稽核=反复+老板介入+曝光 46
22. 七个工具轻松做稽核 48
23. 去现场,怎么查 50
第5章 如何激励员工 51
24. 管理要从人的“感受”出发 51
25. 工资改革,关键何在 54
26. 员工激励的几个误区 56
27. 用“三九控制法”做好激励 58
28. 员工激励要关注的4个细节 61
29. 考核目标,就低不就高 62
30. 要“挖潜”,不要“挖人” 64
第6章 管理最终靠改人 66
31. 员工的好习惯才能带来好模式 66
32. 改变人要少讲道理,多讲事实 68
33. 改变人的突破口——互动 71
34.懂得改造人生存的“土壤” 72
35. 好管理者,必须是好教练 75
36. 能力、魄力和执行力,为何都没用 76
第7章 欧博工厂管理的精髓 79
38. 培养三个工作习惯——细、反、知 79
39. 模式在人不在文 80
40. 以点切入、以线展开、以面收网 83
41. 面对市场,如何快速反应 85
42. 动作关键要到位 87
43. 以天为单位做管理 88
44. 频繁动作出效果 90
45. 技术管理的切入点在哪里 92
第8章 信念比理念重要 94
46. 完美,可以实现 94
47. 细节决定成败 97
48. “执行”比“内行”重要 99
49. 频繁介入,频繁互动 100
50. 关注细节,关注频率 102
第1章 如何提升生产效率
1. 把管理的重心提到生产之前
解决生产问题,要从管理部门入手。
我们生产计划部门不要总认为无法出货、品质有问题,就是生产部门、车间、工人没做好,而对于自己这一块的问题,如生产的计划、物料的控制等,却从来不检讨。这样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发现问题。
我们把“生产管理”拆开来看是两个词:生产和管理。
从“管理”的角度看,很多企业最明显、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我们企业的管理动作非常之少。这是不容否认的。
生产管理上的生产动作往往是不能少的,少了一个东西,产品就做不出来。而管理动作少了,却很容易被我们忽视。企业大量的生产问题是从哪里产生的?就是因为管理动作少之又少产生的。
很多企业的“生产管理”几乎只有“生产”,没有“管理”:业务部接到订单就甩给生产部门,至于什么时候生产,怎么生产,甚至买物料、催物料都是生产部门自己的事。生产部门不知道要做的东西仓库究竟有没有物料;下一个车间不知道上个车间的东西什么时候能交到自己这块;正在生产的东西究竟什么时候要出货;究竟是哪个订单的……这些问题,生产部门往往都搞不清楚,也没有人管。很多企业要么就没有计划部,要么就形同虚设,没有发挥真正的管理作用。总之,大量的企业都是有“生产”,无“管理”。
我们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在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的过程中,主要从增加管理动作入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我们一般会增加哪些管理动作呢?
增加的管理动作有订单评审、交期分解、主生产计划、主计划排查、月计划、月排查、周计划、周排查、日计划、日排查、生产协调会、车间对单会、工序对单会和车间看板等,这些都是管理动作。像订单评审、交期分解、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月排查、周排查、日排查,这些都是生产前管理部门要做的动作,主要是计划部这个管理部门要做的动作。
这些大量的管理动作贯穿了一个指导思想:将管理的重心从产中提到产前。这是管理部门在自己身上用力的招。事实证明,这样出招,的确管用。
要提高生产效率,我们欧博没有太多地从增加工人的生产动作入手,而是增加生产管理的管理动作:增加管理动作的数量和增加管理动作的频率。因为管理动作没有一定的频率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