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U巴力与土壤生态 不周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司隗
参考文献
209.
13l马琨,王兆,杜茜,等.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对春小麦生长和土壤的影响.农业环境保护,2000,19(5):312矗.314.
I
J and matterin andfinesilt
15lCaravaca,F.,ALax,and stability fractionsin
Albaladejo.Soil.aggregate urba珥
organic clay
refuse-amendedsemiarid
soils.SSAJ,2001.650:1235-1238.
l7l胡秀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思考.环境保护,2001,(3):4l一3.
’18l曾德方.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利用技术.环境保护,1996,(4):10~12。
.1919李酉开,蒋柏藩,袁可能,等.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1984,67—202.
110}中山包著(马云彬译).发芽生理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221~257.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研究‘
王志勇p‘,武继承2,娆健2
(1.河南省土壤肥料站郑州450002;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郑州450002)
摘要:通过对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耕层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变化特征分析,揭示了农业利用方式和农田管理措施是弓l起这
种变化的重要原因。同时,利用相对土壤指数法迸一步研究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下的±壤质量变化特征。
关键词:利用方式:养分变化:士壤变化
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及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农业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从而深刻地影响到±
地的利用方式和强度。因此,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变化的影响,对探讨区域土壤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
义。本文主要研究探讨开封几种主要土壤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和土壤质量变化特征,为其土壤资源的持
续高效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l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
1.I土壤有机质 由表1可以看出,石灰淡色潮湿雏形土土壤耕层有机质总的变化趋势为农果闻作两年
多熟休闲轮作休闲耕作。而且相同利用方式因施肥比例、数量及作物品种搭配的不同,有机质禽量存在明
显差异性。如两年多熟I和Ⅱ,两年多熟I为小麦,花生(大豆)/玉米或小麦,棉花,两年多熟II则以小麦,西
成了其耕层有机质含量的明显不同,两年多熟II高于l。普通淡色潮湿雏形土则表现为菜地两年多熟集约
种植。且相同利用方式间存在明显差异。如两年多熟Ⅵ、Ⅷ和Ⅸ、X,Ⅵ与X、Ⅸ与Ⅷ种植方式基本一致,但
由于两年多熟Ⅸ与X重化肥而轻有机肥,且种植方式单一(连作),导致其有机质过度消耗,其耕层有机质含量
稻麦两熟,且稻麦两熟利用方式间也有明显差异,稻麦两熟¨较I的有机肥用量高,故其土壤耕层有机质含
*国有自然基金
*·王志勇,37(1965--)。男,汉族,河南水城,本科,主要从事土壤肥料研究。
一42l一
不J日利用方式下太壤养分j:化特征研究 土壤晨力.帑土壤生态
量也略高于稻麦两熟I。石灰砂质新成土不同利用方式间有机质含量有显著差异,并以林地耕地破坏林
地。林地破坏后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仅有林地的12.28%,转化为耕地有机质含量仅为林地的35.09%。
综上所述,不同利用方式闻士壤有机质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相同利用方式间有机肥的施用对土壤有机质具
有重要作用。同时不同利用方式闻受利用方式的影响,土壤耕层有机质积累差异明显。
1.2 土壤氮素不同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壤耕层全氮含量也有明显差异(表1)。石灰淡色潮湿雏形土全氮、
水解氮、硝态氮和铵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