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柱骨折和骨盆骨折PPT
脊柱和骨盆骨折;脊 柱 骨 折;脊柱解剖;解剖概要;(一)胸腰椎骨折的分类;;稳定性爆裂型骨折:前柱和中柱的损伤;稳定性可;暴力来自Y轴的轴向压缩;可以有脊髓的损伤;不稳定性爆破型骨折:
前、中、后柱同时损伤,暴力来Y自轴的轴向压缩,可合并旋转。脊柱不稳定,有神经症状。;Chance骨折(屈曲-牵张型骨折):
为椎体水平撕裂性损伤。也属不稳定骨折,临床较少见。;屈曲-牵拉型损伤:前柱因压缩而损伤,中后柱因牵拉而损伤。所由韧带都有撕裂,不稳定及脊髓损伤。;脊柱骨折-脱位:
暴力来自Z轴,三个柱均毁于剪力。脊髓损伤严重。多伴有关节交锁。;(二)颈椎骨折的分类;屈曲型损伤;垂直压缩所致损伤;过伸损伤; 不甚了解机制的骨折
齿状突骨折;临床表现、检查和诊断;临床表现、检查和诊断;急救搬运;;治疗;治 疗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颈椎骨折或脱???的治疗; ①压缩或移位较轻者:四头带牵引复位后
头颈胸石膏固定3月。
;;;;脊 髓 损 伤;一、病因:
1.骨折移位——影响椎管内结构。
2.脱位——“关节突跳跃”或滑脱
(包括自行复位)。
3.椎间盘、黄韧带挤压。
4.椎管内形成血肿或水肿(分硬膜内、外)。
5.火器伤(损毁、灼伤)。
6.开放伤——椎管、硬膜囊与外界相通。;二、病理分型
脊髓震荡、脊髓受压、
脊髓实质性损伤、
马尾神经损伤
神经根损伤;脊髓震荡:
脊髓受外力冲击而产生暂时性
生理功能抑制,发生传导暂停。在
数日或2、3周内可完全恢复,不留
任何后遗症。表现为“脊髓休克”。 ;脊髓休克:
伤后立即出现损伤平面以下驰
缓性瘫痪,感觉、反射、括约肌功
能丧失,排汗障碍。呈完全或不完
全性,24小时内逐步开始恢复。 ;脊髓受压:外来异物或椎管变形(骨折块、
脱位、椎间盘及其它)对脊髓产
生单纯的机械性压迫。
脊髓实质性损伤:损伤造成脊髓组织横断、
撕裂、挫灭。
马尾神经损伤:L2以下,马尾神经卡压或断裂。
神经根损伤:神经根卡压或断裂。;三、临床表现:
包括——感觉、运动(肌力)、
反射、括约肌、植物
神经功能等五方面。
也是临床检查的主要内容。;脊髓半切征(半横贯伤综合征)
损伤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痉挛性瘫痪,
病理反射(+);
深感觉(位置、震动、运动)丧失。
对侧:浅感觉之痛觉、温度丧失。
[触觉双侧正常存在];损伤位置 障碍平面
C4以上 第二肋以上
C4—T1 第二肋
T3、4 乳头连线
T7、8 剑突
T9、10 脐部
T11、T12 腹股沟;脊髓前综合征(前侧损伤综合征)
驰缓性瘫痪;感觉正常。
(下运动神经元性损害); 脊髓后综合征(后侧损伤综合征)
(1)深感觉、触觉丧失;
痛觉、温度觉存在。
(2)自发痛。
(3)感觉性共济失调。;中央型损伤综合征(脊髓中央管综合征):
※出现类似于颅脑损伤症状,
以四肢瘫痪为主,症状呈对称性。
※多见于颈部脊髓损伤,
上肢瘫痪重于下肢瘫痪。;非典型性不完全损伤:
症状无规律,可兼有上
述各类型症状表现。;完全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对称性感觉、
运动、反射功能丧失及括约肌功
能丧失,多不能恢复。;1、上颈段:
※四肢痉挛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
※呼吸困难(膈肌麻痹)
※张力性尿失禁
※感觉丧失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生命体征
不稳定、排汗异常) ;2、下颈段:
※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驰缓性)
※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痉挛性)
※感觉丧失;肱三头肌腱反射消失
(肱二头肌腱反射可存在)
※尿潴留或尿失禁
※霍纳综合征 (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 ):
1.瞳孔缩小。 2.眼睑下垂及眼裂狭小。
3.眼球内陷。 4.患侧额部无汗。 ;3、胸 段:
※神经根性痛、胸部束带感
※损伤平面以下感觉丧失
※腹壁反射消失
※下肢痉挛性瘫痪
※腹式呼吸(肋间肌麻痹);4、腰骶段:
※下肢驰缓性瘫痪、感觉丧失
※下肢腱反射消失
※二便失禁;5、圆锥损伤:
※鞍区感觉障碍
※无张力性尿潴留(膀胱通尿肌麻痹)
※性功能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