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教学课件,包含常见疾病的诊治和讲解,适用于医院学校教学培训。
气管内插管 可有效地保证呼吸道 通畅并防止呕吐物误 吸 连接呼吸机或麻醉机 予以机械通气及供氧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A (airway)人工呼吸开放气道方法 普通患者:仰头抬颏法 颈椎损伤患者:托颌法 A (airway)开放气道 头偏向一侧 手指或吸引清除口腔内异物 压头抬颏开放气道 解除昏迷病人舌后坠 确保人工呼吸、人工循环有效 昏迷病人舌和会厌阻塞上呼吸道 压头抬颏法 最常用的徒手开放气道方法 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示食指向上向前抬高 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 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抬颏时,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 压头抬颏法 托颌法 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 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 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 头颈不后仰、专业人员必掌握 托颌法 (头颈部外伤)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B 人工呼吸(breathing) 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要1s以上(吹气) 给予足够的潮气量使胸廓抬起 采用按压:通气比为30:2 如果建立了高级气道(气管插管),每6-8s进行一次通气(8-10次/分钟),通气时不中断胸外按压 避免过度通气,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潮气量6-7ml/kg 球囊面罩通气时,潮气量稍偏大,约600ml B(breathing)人工呼吸 口对口 口对鼻 口对口鼻(婴幼儿) 球囊━面罩辅助通气 pocket mask 频率 10-12次/min 成人/儿童 无论单人双人操作 按压/吹气 30:2 婴儿 15:2 成人吹气量500-600ml 口对口呼吸 要点 捏鼻 包口 气匀(1秒) 上抬 松手 球囊━面罩装置操作要点 选择适合面罩 操作者在患者头侧 E-C手法 提下颌、开放气道 固定面罩防止漏气 适量通气 球囊—面罩通气: 有氧—球囊挤压1/3 无氧—球囊挤压1/2 挤压时间1秒 有心跳时: 10~12次/分钟 (间隔5~6秒钟) 要 点 持续吹气1 秒,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有明显抬高 按压/通气比 30:2,单纯通气频率10~12次/min 以见到胸部起伏为适,避免迅速而强力的人工呼吸,导致过度通气或进入消化道 复苏期间应提供高浓度氧 * 高质量心肺复苏 按压部位与手势、姿势必须正确; 快速按压:频率 >100次/分; 用力按压:下陷幅度至少 5 cm;婴儿和儿童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 持续不断按压:中断时间最好不超过5秒,最长不超过10秒;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壁充分回弹; 避免过度通气:先压后吹、多压少吹、快压慢吹、急压缓吹、重压轻吹、只压不吹。 * 先“压”后“吹” (第一步就是按压) 多“压”少“吹” (比例仍为30︰2) 快“压”慢“吹” (按压频率至少100 次/分、而人工呼吸只需8~10次/分,两者之间比较相差了十多倍) * 急“压”缓“吹” (每次按压用时不得超过0.6秒,而人工通气每次至少持续 1秒钟、直到患者胸部被吹抬起为止) 重“压”轻“吹” (胸外按压幅度至少为5cm、要求每次用力压出患者颈动脉搏动,而人工潮气量小于10ml/kg) * 只“压”不“吹” (如果旁观者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则应进行 Hands-Only CPR,即仅为突然倒下的成人患者实施单纯胸外按压、而不用做人工呼吸,当然医护专业人员必须按30︰2交替) CPR2010国际新指南 D (defibrillation)电击除颤 除颤时机 室颤\无脉性室速 以往 连续3次单相电除颤(360J) 新指南 仅1次单相360J或双相200J电击除颤 电除颤后立即CPR 连续做5组 约2分钟 2分钟后再次判断心律 除颤必须及早进行的原因: 1)大部分(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心跳骤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 2)除颤是对室颤最有效的治疗; 3)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率迅速下降,每过1min约下降7%—8%; 4)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脏停搏,则复苏成功的希望很小。 除颤成功随时间延误而降低 每延误一分钟,存活率降低7~10% 心室颤动常在几分钟内转为心跳停止 早期除颤(1分钟内)成功率97%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出现室颤的心跳骤停患者生存率与电除颤时间的关系 除颤时间 医务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全一册第7课《数字编码随处见》.pptx VIP
- 《工程勘察定向钻探技术规程》.pdf VIP
- 多联机空调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VIP
-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10+WPSOffice 2019)中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DELL EMC 存储设备健康检查报告(模板).doc VIP
- 金融知识竞赛题库第四部分中国人民银行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2030年中国猪苓中药材行业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docx
- 大疆无人机公司介绍.ppt VIP
- 防酸碱劳保培训课件.pptx VIP
- GBZT 181-2024 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编制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