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流水对”的流动性与对称性
罗积勇
所谓“流水对”,是指那些出句与对句在语表形式上基本对偶,但在
语义内容上却连贯而下的对偶联。因为一般对偶联的出句与对句是各举一
端的,就语义而言,是并列的。所以,“流水对”就构成了对偶句的一种
特例,有必要就它的各种特点作深入分析。本文分析其流动性与对称性及
其相互关系。
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之前,我们先要分辨一下流水对的基本类
型。根据我们的分析,流水对分为七种形式:一、“一分为二”型。此类
型主要含三式:(一)主谓分说式。如杜甫《小园》:“由来巫峡水,本是
楚人家。”(二)谓语部分分说式。如杜甫《夏日扬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
字入京得深字》:“不堪垂老鬓,还对欲分襟。”(三)修饰全句的状语与
句子的主干部分分说式。杜甫《赠高式颜》: “自失论文友,空知卖酒
垆。”二、主语寄前型。如唐·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
春闺梦里人。”三、客观上二事紧相连贯但没有因果关系的连贯句。如杜
甫《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一秋常苦雨,今Et始无云。”四、客观
上二事有因果关系的连贯句。如梅尧臣《寄题石埭权县乐尉碧澜亭》:
“危楼喧晚鼓,惊鹭起寒汀。”五、主观上前件、后件互相依存。指建立
的在事实上不可能发生或尚未发生的前提基础上的条件复句,还有某些转
折复句、让步复句和并列关系复句中的某些情况。六、上下联分别从正反
两方面说明同一事实;或后联补说前联,所言实为一事。前者如衡山方广
寺对联:“尽把好风藏寺里,不教幽景落人间。”后者如:“跳出生死外,
不在五行中。”七、设问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世上
第一编修辞理论与探索/1们
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平列的、各举一端的非流水句是完全对称的,给人以静止的感觉,它
可以用“十”字形来表示。而流水对中却存在流动性(我们不用“线性”
这一专业性很强的说法)与对称性的矛盾,它给人的感觉是“流动的对
称”,可用“婿”字形来表示。“。对流水对而言,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它的流
动性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其次,在流水对中,流动与对称之间存在一种对
立统一的关系,对称性强,会抑制流动性的显现,而对称性弱,则会为流
动性的充分显现创造条件,反之亦如此。因此,下面我们根据各型流水对
的情况,先讨论造成流动性的各种因素,然后再讨论对称性的显隐问题。
一 流水对出句意思中的提示性
流水对的特征是出句与对句间的语义流动性。对这种流动性的感受可
以是在读了出句之时,也可以是在读了对句之后。自然,前一情况中的流
动性强于后一情况。前一情况的流动性之所以较强,是因为这一情况中,
出句具有提示性,它通过一些词汇语法手段,暗示还有紧相连贯的后续语
义内容。可见,出句提示性的有无或多少,是决定一个对偶联的流动性强
弱的重要因素。所以本节专门研究出句的提示性。
(一)对完整句意的期待
在古代四言诗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汉代以后逐渐流行五言诗,但五
言诗一句诗也还是比较短,所以会出现一个语法上的单句,在出句中只说
了一部分,意思不完整,要到对句才把意思说完。这样的出句给听读者造
成了最强烈的期待,所以,这时流动性最强,而对称性则相当弱,因为如
果去掉诗句间的停顿,就变成了正常的一句话,无所谓对偶。这种情况主
要表现在第一型中。
(二)对于答案的期待
这主要存在于第七型中。这一型中当出句不用反诘语气时,提示性要
相对强一些;而当用了反诘语气,则提示性弱一些。因为反诘语气已经对
答案有所暗示了。关于这一点,比较下面两个例子,就能明白。例一为无
名氏题山东日照天后寺日:“问观音为何倒坐?恨众生不肯回头。”例二
为前举“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就出句提示性而言,例一
强于例二。
102/修辞学论文集
(三)对主要意思的期待
这主要是指一些偏正复句。
首先,没有关联词的因果句,其出句基本上没什么提示性,如梅尧臣
《寄题石埭权县乐尉碧澜亭》:“危楼喧晚鼓,惊鹭起寒汀。”这一联因为
出句、对句均未用关联词,所以,其出句基本上没有提示性。只足在看了
对句后,人们才发现这是流水对。反之,如果用上关联词,变为:“只为
危楼喧晚鼓,便瞻惊鹭起寒汀。”这样出句便有提示性了。
其次,“推论性”因果复句,不论用不用关联词,其出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10342-2019 水电站调节保证设计导则.pdf
- 2025年中国碳化硼陶瓷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 conval(康阀)画册.pdf VIP
- 污水波纹管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微观经济学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北方工业大学.docx VIP
- 2025年衢州常山县统计局公开招聘编外统计员13人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50分阅读理解提分练(五).docx VIP
- DB4211T 12-2022 医疗废物暂存间卫生管理规范.docx VIP
- 中国氯气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中国红磷阻燃剂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