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在在中药剂型研究中,对制剂工艺必须认真研究,工艺研究必须与化学成分研究相结合、与
药效研究结合 如在以水煎煮时对温度与时间对成分的含量影响较大,选用溶媒提取时,要考虑
成分的需要 不同成分的分离效果等。分离技术也需考虑成分问题,如大孔树脂吸附法提取有人参
的方剂、人参多搪部分免疫功能的作用大为减弱,而对心血管作用则较强.从尽量减小剂量要求.又
须充分考虑吸收剂 、崩解剂等选择等等_
2.2中药的质控问题
中药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关键问题_现在的中药质量检测一般是测几味主要成分。这就需要加
快中药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进程。
在进行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中,必须与药效研究相结合,了解复方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与药效的关
系,特别是搞清复方疗效优于单味药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化原理,这样既有利于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
科学性和合理性、又有利于为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标准的制订更加合理科学,即可以在鉴别和含抢测
定指标尽可能以有效成分测定,而不是一般不了解是否有效的指标,成分为指标,这才能更准确地
反映药物的内在质量并与疗效挂钩。
在 1978年第31届世界卫生大会就提出要 “对证明安全有效的植物药及其制剂制定标准和检
验方法,制定药用植物制剂的国际性标准品和标准规格。”许多国家都已对传统药和中草药保健食
品增加了微生物检查、防腐检查、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甚至黄曲霉素的检查,并分别制定了各
自的标准。我国除将微生物检查纳入部分标准外,其余各项尚未有规定。对中药制剂中成药的有
效成分缺乏含量标准和规范的检测方法,不少制剂不知道有效成分是什么,仅测定指标成分,这些
都说明我国在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方面缺少与国际接轨或理解的标准。
3.中药与国际接轨
中国的中医药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贡献。随着我国中医药对外交流的发展,国际
间对一些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如:心脑血病、肿瘤病、糖尿病等缺乏良效特效的药物.发现中医药
往往有独到的疗效 这就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创造了良好机遇。如目前美国正在研究
是否能把中成药作为美国的注册药品。德国、澳大利亚药品管理部门也开始对我国的中药进行水
平的考察,审核后合格的产品准其销往他们国内。
但是我国的中药制剂。中成药进人国际市场的制约因素有多方面如药品的质量标准,主要适
用证、中药的毒性、处方组成不明或方中有动物药、西药,生产条件、包装不良,说明书不明白等等。
中药现代化,中药走向世界,虽然有很多制约因素,但前景还是看好的。中药的资像优势、疗效
优势,预防保健优势及市场前景越来越被国际上认可。再加上近几年我国对中药研究与开发的高
度重视,中药走向世界将为期不远。
、趁
论太茸在不固剂量中的不固!1效
it匆医科大李附属北京友议医院中药并 金琦 白树才 (北京 100050)
在中药调剂学中,中药的剂量对临床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其用量的大小往往悬殊较大。许多
中药的功效、作用和副作用均会随着剂盆的不同而变化。例如:苦参小最5一8克,有利尿消肿作
用,并有平喘止咳作用,可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中盆10一IS克,治疗细菌性痢疾,钩瑞级旋体病及
各种皮肤病;大最30一6。克。可用于外痔感染·…。益母草小最9克,有活血调经作用;中215克
一 t00 一
有利水消肿作用,大盆60克,有降压作用。红花少云活血行血,多鱼则破血等等,特别是大黄的特
点更为显著。
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逐演通经、利胆退黄的功用。临床上多用于热结便
秘、寒结便秘(配伍)、湿热泻、湿热润、湿热黄疽、治疗里急后重、腹痛、血痰导致的闭经寮血等症。
近年来在治疗重型肝炎、中毒性痢疾、急性胆囊炎、胰腺炎及某些传染病方面有较好的进展。只有
在剂盆上因人因病而宜,才能使大黄的应用更加广泛、更加有效。
小剂童3克以下
小剂最的大黄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0.3克以下可健胃助消化;0.5克大黄粉装胶续。日
服 1-2次,可配合治疗高脂血症,具有明显的降血脂、调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以及提高血浆蛋白水
平的作用;1一2克时有缓泻作用,大黄中的番泻贰甲,通过刺激大肠姗动,增加胃肠功能,调节机体
卜 液循环:大黄多塘能够促进机体免疫功能.蛋白质的合成,提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