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年5月 JOURNALOFSOUTHWESTJIAOTONG 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 Mav2013
第 l4卷 第3期 Vo1.14 No.3
论 《金色笔记》中的 “作者死亡
汪倩秋
(西南交通大学 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
关键词: 《金色笔记》;多丽丝 ·莱辛;作者之死;后结构主义;福柯;巴尔特
摘 要: “作者死亡”观从 l9世纪开始萌芽,到20世纪60年代发展到顶峰 ,其反文学传统的革新精神引发
了西方学界对作者之死与作者建构的激烈争论。面对讨论的热湖 ,作家多丽丝 ·莱辛在其 1962年创作的小说 《金
色笔记》中更是雄心勃勃地让 “作者死亡”,大胆地分析了小说中作者主体 “退隐”下的多种叙述策略 ,即以主体批
判、话语分析、形式实验的方式对作者、文本和读者之 间微妙复杂的关系进行 了多方面的文本实践,以此探 究了当
今文学中作者与读者的身份与角色的转变意义。其开放性的观点与之后的后结构主义学家巴尔特、德里达、福柯
的 “作者死亡”论点都有着奇妙的暗合,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 : 110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3)03—0029—07
Onthe “theDeathoftheAuthor”inGoldenNotebook
WANGOianqiu
(SchoolofArtandCommunication,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610031,China)
Key words:Golden Notebook;DorisLessing;the Death of the Author;post structuralism;
Foucauh;Barthes
Abstract:Theconceptof “theDeath oftheAuthor”wasfirstinvented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developedtoitsclimax in the1960s.Itscontradictionwith thetraditionalliteraryspiritsparkedheated
discussionson “the Death ofthe Author’’and “the Construction ofthe Author” in the West.
Coincidentally,in the sameperiod,DorisLessingwrote thenovelGo ldenNotebook in 1962,which
ambitiouslymadethewriterdeadandboldlyanalyzedthedifferentkindsofnarrativestrategiesofthe
authorsubjectivity,sHide—selfLifeStyle,namelyusingtheapproachessuchassubjectivitycriticism,
discourseanalysis,andartisticexploration inmany aspectsoftextpractice torevealthe subtleand
complexrelationsbetweentheauthor,thetextandthereader,andexploringthechangeandsignificance
oftheauthorandreadergidentitiesand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