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多元生计方式与构建民族 自治
地方的和谐共生
罗义群 ’
[摘要]由于历史的原因,非土著民族渐次移居黔东南,他们或居高山,或居坝子,或居水边,或居街 口,这即是说
他们处于不同的生态位,正是由于黔东南备民族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对 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有极大的区别,才
可能形成多民族和谐共生格局。这种和谐共生格局在理论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充分
验证 了生态人类学中生态位的有关理论 ,为生态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经验。
[关键词]生计方式;民族 自治地方;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C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2)01 3—04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 目“生物均衡利用与民族 自治地方和谐发展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 自治州为
例”(10YJA850031)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罗义群 (1947一),男,苗族 ,贵州黄平人,凯里学院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文
化。贵州 凯里 556011
所谓和谐共生中的 “共生”一词原是一个生物 三穗的旺族之一。I1](·
学的概念,其本义是不同的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 榕江县的汉族,清雍正七年 (1729年)前,县
不同物种、生命物体共栖共存的一种状态。后来 内只有少量汉人,多以买卖为业,流动性大。八年
被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引人,认为 “共生”是诸多合 (1730年)置古州厅后,湘、桂等地商贾陆续迁入,
作者之间的稳定、持久、亲密、平衡的组合关系。 有的在县内购置田产,由行商改为坐贾,逐渐成为
黔东南多民族之间的和平共处、和谐共生是一个 黔东南之永久性居民。同时兴建厅署、衙门,从外
很典型的个案,对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 地招募懂得土木技术的汉民施工,汉族人 口陆续
不仅有助于维系黔东南苗族侗族 自治州当前的民 增多。乾隆二年 (1737年)改土归流控制苗疆六
族大团结局面,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厅,遂安屯堡 109座,屯军8939户,其中古州厅置
还可以推而广之,对民族 自治地方多民族和谐共 屯堡40座,安屯军 2519户,为六厅之首。至此,
生的发展规律提供方法论意义,而且还可以从学 汉民大量迁入古州。后,一些商贾、削官为民者或
理上加深对民族 自治地方和谐共生格局的构建。 逃荒者、投亲靠友者陆续进入古州定居,形成今天
榕江汉民的主体。
一 、 历史规约下的民族多元生计方式
清中期汉人虽然以工商为特长,但多数时间
1.汉族、壮族居坝子、街 口,其生计方式是农 仍以农为业,一年之中多数时间放在农事上,极少
工商。 上山打鸟、下河摸鱼。其生计方式主要有重视 良
黔东南汉族多来 自东部中部地区,他们或者 种、注重秧苗、讲究农时几个方面。
有文化,或者有技术。他们无论从事农业、商业或 壮族则主要居住在从江与广西交界的低海拔
手工业都比苗、侗、瑶、水等民族要技高一筹。 地区。从江县的壮族主要从广西迁徙而来。
据三穗县清康熙 《王氏族谱》载:原籍江西吉 壮族地区盛产木材 、油桐和一些名贵药材,社
安府吉水人,“元太祖时,奉旨征调香炉山、牛角 区之外的商人常与本地富户联合,用 “洋布”、“洋
山、施邛大小两江、老毛屯、上下木扎,剿抚有功, 火”、食盐等与农副产 品进行交换。民国七年
蒙授王英世袭邛水蛮夷长官司长官土巡检,王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