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试看,就这样教作文 帅晓梅2015.6PPT
1
试试看,就这样教作文
株洲市教科院 帅晓梅
2015.6
2
习作教学的三条途径
上好习作课(大作文课)
上好阅读课(基于阅读课的随文练习)
做好日常训练(常态性作文教学)
3
一、上好习作课
(一)习作指导课
要点
激发动机(激趣)
启发思路(启思)
指导写法(导法)
1.激发动机
创设表达情境(功能性表达)
有真实的表达对象
有确定的表达价值
实用文体
四上“写导游词”
四上“写回信”
五下“写书信”
五下“写发言稿”
4
叙事文体
三下“说说我自己”
向听课老师介绍自己;竞选班干部
四下“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向你致敬·身边的榜样”评选活动
5
四下“说说心里话”
向谁说?
说些什么?
(感谢、意见、建议、烦恼、快乐)
7
利用思维导图
德国教材:学习“网式联想思维”
请你拿一张纸,在纸的中央写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或任何感兴趣的内容。请将这个核心词/句画上圆圈。给自己确定大约5分钟的练习时间。让自己的思想自由驰骋,记下所有你认为与此有关的词语,然后用线条将内容相关的词语连接起来。
我最敬佩的人
8
指导写法
基本策略:例文引路
“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茅盾
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吕叔湘
从课文出发
从范文出发(尤以中年级为要)
9
例文怎么用?
尽可能用学生习作做例文。
倡导教师写下水文。
以片段为主。
示范习作重点。(结构和语言)
用于动笔前或动笔后。
最好不要只提供一篇,多样化呈现。
可尝试范文批注鉴赏。
10
可尝试用“问题片段”,“一问一改”
如,写“童年趣事”“这就是我”
调皮事例:给爷爷画八字胡
我是怎样给爷爷画胡子的,动作没写具体
画好胡子后的爷爷是什么样子,缺必要的描写
我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没交代
。。。。。。
11
两个课例
(习作指导)
12
写发言稿——五下
13
1.情境导入:“绳彩飞扬”大赛、班会、升旗仪式等图片
——什么时候要用到发言稿?
2.范文赏析:
你发现发言稿有什么特点?——从文体角度
发言稿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的?——从内容角度
3.任务情境,小组讨论
“春暖花开”读书节
“能干榜”干部竞选
“端午节活动”策划会
运动会获奖感言
福利院慰问孤儿
4.示例导法
示例:“春暖花开”读书节
活动背景、读书节的意义、读书小故事、读书的收获、活动建议
15
导法 :(1)不同场合发言内容不同
(2)言之有物、言之有度、言之有序
16
1.激趣—— 分享收集的名人名言
2.审题——
课例2:我的理想—— 六年级
找关键词,明确要求
列提纲,确定重点(为什么,怎样实现是重点)
3.讨论—— “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打算怎么写?
4.范文导法——一则新闻报道、一个场景、一个人
习作教学注意几个问题
1.研读课标
确定阶梯目标。
18
19
A 能力培养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这个“简单”如何定位?教学时必须进行层级分解。
20
粗略分解:
第二学段,重点指导写好一段话,培养学生把一段话写清楚,围绕主要意思写具体的能力;
第三学段,学习谋篇布局,培养学生运用多种表达形式习作的能力
21
细致分解。
以写一件事为例,
三年级重在把事情写清楚,
四年级重在把经过部分写具体,
五年级重在起因、经过、结果的合理布局,
六年级则可以创新表达形式,对环境烘托、场面描写等有更多的尝试。
写人:
抓住外貌、兴趣、爱好写人
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写人
通过具体事例写人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22
23
B、习惯培养
观察的习惯
阅读的习惯
练笔的习惯
交流的习惯
修改的习惯
24
二年级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期。
三年级是培养观察习惯的关键期,要引导学生细致地、有顺序地观察动物、植物或事物变化,在自己观察了解的基础上写好一段话。
25
四年级是培养修改习惯的关键期,学生从自我欣赏逐步向自我完善迈进,教师教给他们修改的方法,让他们品尝到进步的喜悦。
在不同的阶段,习惯培养的侧重点可以不同,但是必须注意衔接和延续,递进和提升。
2.用好教材,不唯教材
明确编者意图,充分利用教材的导学功能。
如三下“说说我自己”
四下“一张老照片”
26
27
28
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如四下“说说心里话”——“我家还缺啥”
如三下“介绍我自己”——“班干部竞选”
如五下“写熟悉的人”——“我的家人”(比方+一个事例)
如五下“一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