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婉丽 气韵生动.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笔墨婉丽 气韵生动   清代花卉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组成部分,在西安博物院书画藏品中占有相当数量,它是绘画艺术的珍宝,现选其中五幅作以赏析:      洪范《竹石图》立轴纸本水墨纵128厘米横29厘米      《竹石图》画两竿修竹,一竿由石伸向左上方,另一竿由石向左弯曲向下,各自独立,形态不同。墨竹用笔遒劲有力,疏爽飞动;有微风吹拂,修竹徐徐摇曳,直竿挺立;弯曲的竹竿长叶被风略略吹向右边,但是本能的弹力,在向左上方用力反弹。竹后有一山石,用中峰勾勒,再淡墨皴擦涂绘,把山石的纹路与凹凸阴阳面表现出来,瘦硬秀拔,神韵其迩。竹用浓墨,对比强烈,各具特征。竹中的浓墨也分重浓与轻浓,前面的竹叶施重浓,隐后的竹叶施轻浓,具有层次立体感。笔墨浓淡相互映衬,干湿并兼,妙趣横生。自古以来,文人贤士就喜爱把竹子作为绘画吟诗的题材,此竹画也属此题材。在画面的右上角有作者的长题:“潇洒襟怀不染尘,低昂意态独伤神。而今世事嫌高格,竹也低头囿让人。庚辰(1760年)春日为应芥舟二兄正之。石农洪范”。下钤“洪范之印”、“石农”两方印章。其题画诗对长竹的坚韧挺拔、潇洒而不同于世俗的性格进行诵赞,独有低头的竹子使人伤感,但是当今世事不同,竹子也低头让人,要有忍性。此图随意挥笔,缓急、顿挫布满画面,用笔有力,极富弹性。竹子与风搏斗,表现出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这是画家不屈服于贪官污吏与邪恶势力的表现。画竹既描绘现实中的竹子形态,也表达了画家的内心世界。画家所画物在似与不似之间,以妙取胜,要把竹子画好,就不能仅从外形“惟肖”着眼,画竹如能表现出其性格、精神与情操,才是一幅好画。   洪范(生卒年不祥),字石农,安徽休宁人,清雍乾时期。官至衮沂曹道,初官同州为唐白居易宦游地,郡有白楼,故其书画角署印“白楼过客”。博雅工诗,书法画笔俱磊落超隽。山水学黄公望,苍浑见骨。墨竹师苏轼潇洒欲飞,也善绘花鸟。      陈书《墨笔花卉图》   纸本纵159厘米横59厘米      《墨笔花卉图》画面由花卉、枝干与山石组成,全用水墨绘画。在花石之间生出的枝干高大,茁壮有力,苍劲挺拔,疏密得宜,穿插有致,在鲜花的陪衬下干与枝表现出一种不畏严寒、抱守高节的气概。所画的山石造型奇崛有致,古拙有棱,刚健有力,简洁清雅。正如李清照所说:“言山之美者,俱有‘透、漏、瘦’三字。”在这幅画里山石为衬景,用勾、染、皴、点表现出山石的特点,有层次脉络,没有固定的形,实质上“透、漏、瘦”就有一定的形,可用“简、淡、拙、健”来概括。简是简洁,概括了画的特征;淡是清淡雅逸;拙是自然无造作之弊,健是刚健,富有力量感,有骨气。画中花卉仅有两三朵,画出了它的形与神,还有枝干的质与势,叶的韵与姿,花的艳与丽,柔而秀劲,雅而不俗,颇富生机。下面的坡地上布满小草,使画面增加了活力。构图奇巧,形态别致,从中可以窥见画家的情致。作者把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放在一处,浑然成一体,使得整个画面清雅丰茂。图的右上面有画家题款:“壬寅(1772年)清明后一日写于听松阁。上元弟子陈书”。下钤两方印各有两字“陈书”。左下角有姚元之跋:“南楼老人,笔墨倾心已久,然本不能得亦不多见。道兄乙未邹君雅存寄以寿,余如获至宝。因记”。在画的诗堂上有钱泳、姚元之题跋,对此画给予赞赏与获得此画的喜悦。陈书的绘画与明陈淳笔法相似,专精水墨花卉,在水墨花卉绘画中有一定影响。   陈书(1660-1736年),字南楼,号上元弟子,晚号南楼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善花鸟、草虫,笔力老健,风神简古,其用笔类陈道复而遒逸过之,也擅长山水、人物,间绘观音、关羽像,因贫以卖画为生。著作有《复庵吟稿》。      张延济《墨笔梅花图》   水墨纸本纵102厘米横30厘米      《墨笔梅花图》中梅花为盆中栽培的盆景图。花盆较高,以粗笔画盆,粗细不等,一笔而就,而后用笔层层涂抹。盆中一枝老干梅树盘旋而上,斜枝横生,同样是盘绕曲折,复作偃蹇之态。浓淡墨加焦点,蟠寒夭娇,脱略纵姿。白描淡墨勾花,浓墨点蕊子,其中以圆圈表示蓓蕾初放,花开重瓣。其枝干曲屈,新枝短梢于朴拙中追求一种秀雅的风韵。以书入画,凝重浑厚,墨色清淡秀润,花朵紧密如珠似玉,给人一种纯雅脱俗、暗香袭人的感觉。画之左侧作两段长题。上云:“夏景奇峰变态多,尧天丝缦谱讴歌。而今要识调羹手,雅趁祥氛薄似罗。一轮绚彩鹊无哗,万本交柯处士家。欲笑三竿人未起,南枝辜负看新花。丁未(1787年)重九晴,□世事戏仿吴仲圭(吴镇)笔意,以不免为蓝坡贤世□大雅一晒,□□竹田里老叟粲□张延济并识”。下有方印章“张粲”。下云:“画梅愈愈精神,一段风流墨外新。依约江南山谷里,轻烟微雨得天真。墨花要作孤山种,八百年前处士梅。雪霁月明庭院静,引他千载鹤归来”。下钤印章、款识均是对梅花的颂赞。当时文人雅士常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