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画论浅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以智画论浅说   方以智(1611-1671年),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浮山愚者等,安徽桐城人。任道斌先生在方以智《传略》中称:“密之生平以气节自负,学问自许。晚年颇事接纳,且有骄矜之意。博学多才,工诗画,善书篆。其乐府诗词,磊落崇岭,激壮沉实。其绘运墨疏淡,飘逸有致,意在画外。书或肖二王,秀丽妩媚,或法怀素,遒劲潇洒。嗜小学,考据精核,卓然独立。”[1]方以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青年时与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等参加复社活动,时称“明季四公子”。崇祯时曾任翰林院编修,李自成攻入北京,方以智逃至南方,却又受到奸臣阮大铖等人的迫害,辗转至广东。在明桂王建立的永历朝任经筵讲官,却被太监王坤诬劾免职。永历三年拜其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他坚辞不就,永历四年,清兵破桂林、广州后被迫削发为僧,也决不投降清廷。   方以智幼承家学,精研天文、地理、韵律、历史、诗文、书画,率皆学有所成。一生著作甚多,早年有《通雅》、《物理小识》,晚年有《药地炮庄》、《东西均》、《易馀》、《性故》、《一贯问答》,另有《浮山前后集》等。甲申之变后,方以智开始了从北至南的流亡生涯,期间以佣书、占卜、卖画为生计。《方子流寓草》中有诗为证:“飘落干戈世,君能种砚田。题诗空泣下,磨盾更凄然。休算佣书米,聊收卜卦钱。漆经留一卷,食字足余年。”[2]存世作品散见在各地博物馆,乃至欧美,近年来明清字画拍卖会也时常可见其作品。方以智的山水画冷寂清远,笔简意深,是新安画派重要的成员之一。      一、 方以智画论文献的存录与禁毁   方以智的《通雅》与《物理小识》同被收入到《四库全书》。《四库提要》对《通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明中叶以后,以博洽著者称杨慎,而陈耀文起而与争。然慎好伪说,以售欺耀文,好蔓引以求胜。次则焦,亦喜考证,而习与李贽游,动辄牵缀佛书,伤于芜杂。惟以智崛起崇祯中,考据精核,迥出其上,风气既开,国初顾炎武、阎若璩、朱彝尊等,沿波而起,始一扫悬揣之空谈,虽其中千虑一失,或所不免,而穷源委,词必有征,在明代考证家中,可谓卓然独立者矣。   方以智被视为开考据学之先河,他的著作及思想颇受当时文人的关注。他的儿子方小愚在其死后收集其散落的文稿,刊刻了《浮山堂文集》分为前编十卷,后编二卷,别集二卷。其别集中收录了许多方以智的画跋,成为载录绘画思想的重要文献,但此书却被列为四库禁毁书目。清政府对方以智的思想精神始终保持压制,乾隆借纂修《四库全书》之名寓禁于征,在全国范围内征调历代书籍,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书中记述诋毁满族统治者的嫌恶之言,以及鼓吹反清的民族观念进行删改、抽毁、甚至毁版、禁售。方以智作为前朝遗民,曾参与反清复明活动[3],其著作《方子流寓草》、《浮山堂文集》均被列为禁毁书目。政治上的禁毁,以及他的历史地位与艺术地位的偏差,书画之名被其政治地位、哲学成就所掩,严重制约了他的艺术思想的传播。      二、方以智画论的审美精神   新安画派以弘仁为鼻祖,画宗元倪云林,形成了冷逸为尚的画风,但弘仁并无画论,仅存《画偈》一卷,其卷首“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一句于冷寂之中透发着生机,成为新安画派共同追求的审美主张。方以智的绘画也受到弘仁等新安画派前辈的影响,在审美意趣上亦崇尚冷逸,大概这种冷逸的风格最适于表达遗民情节。自董其昌以来,禅宗精神对绘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弘仁等新安画家的作品无不透发着静谧的禅机。由于禅宗不讲求著书立说,追求禅意的新安画家也极少将绘画感受与品评形成文字,故新安画家的画论极为稀少,后人只能通过作品了解新安画派的绘画精神,难免有所偏差。方以智一生笔耕不辍,勤于著述,流传的文字也颇多,他的画论成为我们了解新安画派的重要文献资料。他的画论也处处体现了禅宗对其审美精神的影响,但他并不像弘仁那样只留下玄之又玄的诗歌,而是从取法到审美,以及绘画创作与修养的融合皆有文字说明,对我们了解新安诸家的绘画思想有很大的帮助。以下则是方以智画论中部分精彩论述的辑录,希望帮助我们能更为细致地剖析方以智的山水画的艺术价值。   1、南北宗互为取法   一个画派的形成,首先便是共同的取法与审美倾向,方以智在转述友人的论画之言中体现了他对法的继承与理解:   郑超宗曰:胆壮笔老,法足故也。杨龙友曰:疏秀深稳,得于意外。魏子一曰:干笔、埃笔,烘染、破墨而已。虽分南北二宗,然未有不备北法而能行南意者。   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之说,影响颇为深远。然董氏认为南北二宗当如“鸟之双翼”的观点却被后人歪曲了本意,扬南抑北之风渐起。新安诸家亦多赞同董氏之说,面貌多似元人黄公望、倪瓒。但弘仁的绘画却是从北宗出,后专攻倪瓒,自辟蹊径,形成了新安画派特有的风格。方以智转述魏子一的“虽分南北二宗,然未有不备北法而南行意者”体现了新安诸家对于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