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划时代的握手
握手,这样一个极为平常的礼仪,如果在特殊条件下进行,这一握,甚至可成为历史性的、划时代的标志。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开始了一次他称之为“谋求和平的旅行”。11时30分,飞机平稳地停在候机楼前。机舱门打开了,穿着大衣的尼克松总统与夫人帕特两人走出舱门。按惯例,应该是随行人员先出现在舱门,而尼克松却早有安排,他让其他人员退后,自己第一个出现在舱门,他要人们看到中美领导人在第一时间照面的镜头。据基辛格在《白宫岁月》中的回忆,“总统决定,当他纠正这一失礼行为时(指杜勒斯拒绝与中国人握手),不能有其他美国人在电视镜头中出现而分散群众的注意力。罗杰斯(时任国务卿)和我留在飞机上,直到他们握手结束。”
在机场,周恩来总理站在寒风中,旁边有叶剑英、李先念、郭沫若、姬鹏飞外长等中国要员。?尼克松走在舷梯上时,周恩来就开始鼓掌,尼克松也按中国的习惯鼓掌相还。不等走下舷梯,尼克松已经微笑着伸出他的手,周恩来也迎上去,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足足有一分多钟。
周恩来会见尼克松 杜修贤摄
同周总理的握手
为了这次空前的会见,摄影记者们也作了大量的准备。到场的摄影记者很多,大家都拍到了两国领导人握手的照片,但是时任新华社中央组驻中南海专职摄影记者的杜修贤却独辟蹊径,抓到了俩人的手尚未握在一起、但又迅即在握的瞬间。?就是这零点几秒的时间差,就是两只手之间这微小的间隙,使得这幅照片在无数的、平庸的握手照片中颖脱而出,成为经典新闻事件的经典新闻摄影之作。
杜修贤后来回忆说:
2月21日清晨,我被接到西花厅。总理的背影在前院弯曲的长廊里慢慢地移动着,又是一夜没睡。我说:“总理,今天中外记者一律拦在离飞机20米远的地方。”总理问:“你呢?你在哪儿?”我说:“我也一样,拦在远处。”总理又问:“有多少记者,挤在一起怎么照?”我回答说:“有100多个记者,我们搭了个阶梯式的架子,人在上面谁也不会挡着谁。”总理又问:“老杜,这次的接待方针知道吗?”我说知道,这次的方针是“不卑不亢”。
上午11点,尼克松的专机出现在北京的上空。周总理和叶剑英、李先念等领导人从休息厅走出来,跑道两面站着衣装笔挺的三军仪仗队。飞机还没停稳,所有的眼睛就都贴在了相机上。我用的是莱卡相机,还有一只长镜头。舱门打开了,尼克松满面笑容地走下了舷梯,他夫人穿的是火红的呢子大衣,我想,要是彩色胶卷就好了。
尼克松步子很快,一边招手一边鼓掌,刚踏上平地,手就伸向了两三米外的周恩来。100多部相机随即发出一片爆豆子般的声音。我回到社里,冲洗照片,放出后我选了两张,一是没握上手的,一张是握住手的。正好我去送照片时,毛主席在接见尼克松一行,我把照片交给总理,不出所料,总理也选了那张没握手的。
我拍完了毛主席接见尼克松和基辛格的镜头后就把胶卷送回新华社冲洗,我自己拿着总理选定的照片去主管宣传的姚文元那里审阅。“为什么会选这张呢?姚文元嘀咕着,最后说:“既然总理定了,就用这张吧。”第二天全国的报纸都发了这张照片,世界各国的报纸也用了这一张。后来《尼克松回忆录》的封底也用了这张照片。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杜修贤摄
同毛主席的握手
据《中国外交秘闻》记述,周恩来和尼克松随后一同进入一辆挂着帘子的防弹高级红旗轿车。汽车驶进钓鱼台国宾馆后,在18号“元首楼”前停下,尼克松、基辛格和白宫来的人就住在这栋楼里。吃过午饭后,尼克松正准备洗个淋浴,基辛格突然闯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总统先生,毛泽东主席想见您。周恩来已经来到楼下。”对于尼克松来说,与毛泽东会谈是早有所准备的,但是没有想到会安排得这么快。
尼克松和基辛格在周恩来的陪同下,走进毛泽东陈设简单的书房。毛泽东在秘书的搀扶下站起来,面露微笑地迎接尼克松。当两人握手时,毛泽东说:“我说话不大利索了。”随后,毛泽东又和基辛格握手,并上下打量着,说道:“哦,你就是那个有名的博士基辛格。”基辛格连忙笑着说:“我很高兴见到主席。我在哈佛大学教书时,曾指定我班上的学生研读您的著作。”毛泽东谦虚地说:“我写的这些东西算不了什么,没什么可学的。”尼克松连忙接着毛泽东的话说:“主席的著作改变了整个世界。”毛泽东说:“我未能改变世界,只是改变了北京附近的一些地方而已。”
谈了其他许多问题后,尼克松列举了一系列需要共同关注的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毛泽东说:“这些问题不是在我这里谈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同周总理谈。我这里只谈哲学问题。”
这次谈话本来预计只进行15分钟,却谈了一个多小时。
经过多次的反复,两个长期对立的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终于在?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著名的《中美联合公报》。强调指出了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