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牧甫崛起广州的文化启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牧甫崛起广州的文化启示   客观而言,黄士陵被公认为篆刻巨擘,与吴昌硕南北并峙,不过近三十年间事。正当缶翁流风稍歇,黟山派以广州为据点,辐射全国,日益得到现代印家赞赏、模仿、学习,并尝试从牧甫精湛印艺中吸取养份,光其余绪。试观今日印坛名家,取镜秦汉之余受牧甫启迪者触目皆是,大有非儒即墨之概,他已是传统经典,供后人借古开今。   黄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别署黟山人,晚号倦叟、倦游窠主。安徽黟山人。幼失怙恃,但少年劬学,工铁笔,闻名乡里。其弟志甫序黄牧甫客南昌时所作《心经印谱》云:“兄八九岁时,诗礼之暇,旁及篆刻,自乌迹虫篆,以及商盘周鼎、秦碑汉碣,无不广为临摹。至今积二十年,酷暑严寒,未尝暂废,其嗜之之笃,至于如此。天下事未有嗜之而不工者,其所造亦可想矣。”而牧甫印艺之有所成就,却在光绪八年(1882)移寓广州及赴北京国子监入学之后。羊石是黄牧甫长久驻足的艺术舞台,不妨如此说,其书画篆刻在黟山孕育,在南昌发展,在广州成熟,果实累累;牧甫在岭南开枝散叶,其篆刻艺术至今在广东仍极具影响力,其他流派难以企及。有论者以黄牧甫发轫岭海,号为粤派。如钱君匐、叶潞渊合著《中国?_印源流》即系一例。或以接牧甫余风非止于粤人,相较之下,不若以其本籍黟山派视之较恰当,但牧甫在故里所受尊崇远不及在侨寓之五羊,则可断言。时至今日,粤人仍以广州孕育一位篆刻巨擘而自豪。   细数近世南北名家,多有受到牧甫印艺熏陶或服膺其篆刻观念,指不胜屈,如齐白石、张樾丞、寿石工、乔大壮、傅抱石、吴仲垧、金禹民、钱君??、曾绍杰、蒋维崧、孙龙父、罗叔子……。岭南脉,李尹桑、易大厂有幸亲炙,若邓尔雅、简经纶、罗叔重、冯康侯、余仲嘉、张祥凝、黄文宽……,无不接受黟山法乳,影响既深且广,流风迄今笼罩南粤印坛,自有其艺术魅力在焉。   黄牧甫本皖人,以“末伎游食之民”迁居他方,青年时代寓江西南昌,以摄影术谋食,其印艺始发黟山、南昌,成功于广州,并非偶然,有客观因素。先是笃志向学,勤奋治艺,识见过人;其次得力于广州当时具有浓厚文化氛围,名士云集,嘤鸣相求,这方土壤显然要比作为江西省会的南昌为佳,安徽黟山地方偏僻,更无论矣。   广东地处秦岭以南,广州接近沿海,四方辐辏,商贸发达,惟学风不逮江南远甚,但自清中叶翁覃溪三任广东学政,提倡风雅,士风丕变,学人辈出,如张维屏、黄培芳、谭敬昭,人称“粤东三子”。迨道光间阮芸台总督两江,主持风会,道光四年(1824)沿杭州诂经精舍之例,在粤秀山创建学海堂,用课粤省举人、贡生、监生,于经史之外倡实学。阮芸台任内又开局延聘学人重纂《广东通志》,质量之高为历次之冠;又大量刻书,重刊《国朝汉学师承记》、《通志堂经解》、《十三经注疏》等诸经总义,推动学术;辑刻《皇清经解》,都一千四百余卷,卷帙浩繁,为广东刻书历史前所未有。扭转乾隆中叶“粤东书贾向系贩自江浙,不过通行文籍,并无刊刻新书”(见《两广总督李侍尧奏查访遗书情形及现无购得缘由折》,载《纂修四库全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的局面。   阮芸台于广东文教多有发扬,鼓舞来学,致稍后出现陈东塾、朱九江等名儒,士风不坠,广东学术因此兴旺一时,金石自然不会例外。直至光绪十年(1884)张香涛督粤,以“兴学为求才治国之首务”,十四年复于广州建成广雅书院。与阮芸台相同,张亦力倡刻书,在广雅书院之侧设广雅书局,仅《广雅书局丛书》九十三种,已达1771卷;累计刻书5746卷,3096册,量多质高,人称善本。为广东书院中刻书最多者。   由道光四年至光绪十年六十年间及尔后一段时间,是广东文化史上一个黄金时期,张香涛虽为洋务派首领,然发扬文教用心不在阮氏之下,即于编订《书目答问》以利士子可见端。黄牧甫最初由赣来粤,正值张香涛总督两广前夕,期间得志锐之助,赴京入国子监就学,得从吴意斋大激、盛伯羲昱、王廉生懿荣研习金石,所诣益广。又为祭酒盛伯羲摹阮氏覆宋本石鼓文刻石,置于韩文公祠壁。?谡?工篆籀,庋藏宏富,牧甫随侍左右,得饱览珍藏,眼界大开。是以意斋接任粤抚,牧甫亦随同前往,又与尹伯圜、王同愈助其钤拓《十六金符斋印谱》稿本三十册。2001年,前临时澳门市政局举办之“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展”中有范甲先生所藏?谡?藏器拓本四屏,其上有牧甫释文及题跋,若无吴大激、盛昱、王懿荣等身兼学者、鉴家之显宦,决计成就不了黄牧甫。意斋劝其纳粟为官,然牧甫无心仕进,有“末伎游食之民”一印明志,其钟情于艺术如此。   在粤期间,牧甫曾应聘在广雅书局充校勘之役,图书牌记多出其手,至今可见。牧甫尝致书刘世珩云:“陵书局行校,自惭空疏,砚田所入,仅供饱暖。所幸未为同人见恶,惟此可为知己一言。”(信札为彭长卿所藏,见彭撰《篆刻大师黄士陵》,刊《岭南书艺》1988年第一期)有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