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画派代表人物梅清的黄山情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山画派代表人物梅清的黄山情结   名列“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皖南原徽州黄山,是世界著名的山岳风景名胜区。神奇的风景,名人的赞颂,引起无数文人雅士为之而折腰,众多的书画家纷至沓来,写黄山,画黄山,甚至一生为黄山凝神泼墨。由于黄山在古代尚未开发,攀登其任一个山峰,都极其艰险,加之山上无法解决食宿问题,好不容易登上一座山峰,只要所携干粮嚼尽,就只得“打道回府”。因此,大部分画家,仅能绘下黄山的一角或一景,能长期相继登上黄山,用墨笔系统为黄山“留影”的画家,在古代,是很少很少的。而清代著名画家梅清,则是这“很少很少”中的一位佼佼者。         梅清,字渊公,号瞿山、稼园、梅痴、雪庐、敬亭山农、柏枧山人。生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享年七十有五。宣城(今安徽宣城)人。自“宋诗宗师”梅尧臣以来,宣城梅氏家族人才辈出,是全国知名的望族。大抵受家族的熏陶,从小起即常因攻读而彻夜不眠,以博雅之识而负有盛名。在科第入仕的道路上,梅清却屡遭阻难,自顺治十一年(1654年)考取举人后,相继四次参加会试,结果都榜上无名。于是,他摒弃了科第之路,筑室“稼园”,寄情于诗与画。他的诗与词,雄迈隽逸,深为当世大家王士祯等人所钦佩。   梅清的画,最初只是以图绘家乡山水、故园风情为题材。三十二岁上,开始潜心于黄山,他屡次登山,攀上黄山的天都、莲花、光明顶等名峰,又屡屡踏临文殊院、炼丹台、狮子林、百步云梯、西海等胜境,深深被“天下第一奇山”的风景所陶醉。他在神妙如画的各峰间,步履艰辛地移动,致使他激情如涌、心潮澎湃。他用诗人的心,感悟自然,更以画家的情,去表现自然,整个身心融会于自然之中。眼观烟云变幻,图绘出黄山的无穷意境。他曾豪情满怀地说:“予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也。”他一生与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黄山的景仰者、讴歌者、鼓吹者、留影者。黄山绝妙的神韵影响力、吸引力、感召力,使这位不是黄山人的画家,则成了以画黄山为主体的“黄山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并被誉之为“黄山画派巨将”、“黄山画派代表人物”。   为深切理解梅清的黄山情结,请诵读他的《黄山胜景图册》的十二幅珍品佳作,表现出的正是黄山的十二处著名风景名胜景点:   第一幅,画的是“汤泉”(图1)。汤泉,今称温泉,在黄山紫石峰麓,海拔650米。古称朱砂泉,传说远古轩辕皇帝曾在此沐浴,故又名灵泉。汤泉地处黄山的南大门,是游人从南面登山的第一站,故称以汤泉为中心的地域为“汤口”,形成“汤口风景区”。画面向人们展现的是群峰中的一条溪水,水中乱石散落其间,这就是涌出“汤泉”的泉溪;溪的对岸,丛林掩护下有一排茅屋;溪水的这一岸,松木葱茏,山峰之中腰处,有着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当是南唐中主命名的“灵泉院”、北宋的“祥符寺”。画面左侧,有画家自己的题画诗,诗为七言四句:“漱砂喷玉不知寒,闻道仙人此濯丹。浴罢莫怨仙路远,临流忽已长飞翰。”诗中,将现实中的“汤泉”神化成仙人的“濯丹”处了。落款:“汤泉。拟大痴笔意。瞿山梅清”,下钤“梅”、“瞿山”两小方印。         “图册”第二幅,画的是“天都峰”(图2)。天都峰,位于黄山东部,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海峰1810米。在黄山群峰中,数此峰最为雄伟壮丽,故被视为“群仙所都”,而名之“天都峰”。立于峰巅,极目远眺,云天相接;俯瞰群峰,争奇竞秀,为黄山最险又最奇的观景处,古有“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的评语,故“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场空”的民谣,久传不衰,意为游黄山的人不登天都峰,等于虚行。画家梅清笔下的天都峰,大有种“一峰突起,刺向天极”的浩瀚气势,以大写意独特技巧,表现出天都峰“健骨竦桀,卓立天表”的盖世气派,“一览众山小”的意境,被活脱脱地展现了出来。奇峰之右,是虚无的空旷坦荡之境,左方则是莲花峰,峰腰又有规模可观的寺院建筑群,意境之深,令人惊叹。画的左上方,也有画家本人的五言题画诗。款落:“天都峰。瞿山”。下钤椭圆形印章。   “图册”的第三幅,梅清绘的是“鸣弦泉”(图3)。鸣弦泉,位于黄山南部,醉石上方。因泉之上,有一巨石横卧,石长约9米,高1.5米。巨石外实中空,左端略圆,状若古琴,“琴”受泉水冲击,发出音响,宛如琴声,随之水形成瀑布。画家画面上呈现出的瀑泉,以顽强汹涌的气势,穿过一层层云雾,直泄谷底,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浩瀚之景。瀑泉对面一座山峰的悬崖之上,一位老者臂拥着一株傲空展示的美丽虬松主干,凝神远望飞瀑,倾听清泉发出的“琴”声。飞流的瀑,变幻中的云,与丝毫不动的树,与凝静中的人,组合成了大自然中动静两宜的和谐画面。   画的左上方,有画家的自题语:“鸣弦泉,有石梁横其前,泉淙淙依稀丝竹,实奇观也。”落款:“瞿山”,钤有“瞿山”、“渊公”两印。   “图册”第四幅,画家所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