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从“电影民工”到国际名导.docVIP

贾樟柯,从“电影民工”到国际名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贾樟柯,从“电影民工”到国际名导   亚洲电影的希望之光      贾樟柯刚在影坛出道时就受到行内人的高度赞赏,1997年,他以首部长片《小武》闪亮登场,成为备受国际电影界关注的“新星”,被认为是最能代表“第六代”的导演之一。   法国《电影手册》认为他的首部长片《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小武》获得一系列大奖,国际评委在阐述贾樟柯的电影获奖理由时说:“我们在同一时间不但发现了一部电影更发现了一个作者,这种发现并非常有的”;“我们相信贾樟柯一定会和莫蕾蒂、阿巴斯、伍迪?艾伦一样,能够成为帮助我们保持人的本质的导演”。而且评委们还意味深长地说:“在他的电影中,没有什么东西是用来讨好我们的”;“我们相信他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格都不是故弄玄虚的。在中国的那样小城中,我们和他的人物贴得很近,和他的感情贴得很近”。   贾樟柯曾一度被戏称为“电影民工”,之所以有这样的雅号,一方面是因为他拍摄的影片多以底层劳工阶层的生存状态为题材,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当时那种与正统和主流电影制作模式背道而驰的创作方式、工作条件、生产工艺以及发行和放映模式。按照贾樟柯本人的形容,在第一次拍摄影片的时候,他可谓是“除了精力和体力之外一无所有”,凭借自己给别人当枪手编剧本赚的稿费,加上同学从父亲单位借来的摄影器材,以及在录音系静坐跟老师抗争拿到的录音器材,就是在这样一种东拼西凑的境况下,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片作品《小山回家》。《小山回家》得到了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金奖,因为获奖而取得的影响,让他能够获得一定的投资,有香港提供的20万元资金,加上从朋友那儿找到的一些钱,仅仅30万元的投资,他拍完了《小武》。《小武》的成功让贾樟柯的电影开始有了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共同投资,尤其是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的公司一直保持和贾樟柯的合作。到去年《三峡好人》在威尼斯获得最佳影片金狮奖,贾樟柯终于从“电影民工”成长为国际知名导演。      身处小县城萌生导演梦      贾樟柯是从内陆小县城里走出来的年轻电影导演,少年时因为不喜欢读书,所以,学生时代的他有很多街头朋友。“那时的我,对街头生活十分向往。我崇拜街上的‘大哥’,他们手提录音机,听着刘文正、张帝、邓丽君的歌……”现在看起来个子矮小、温文尔雅甚至有些腼腆的他,因为打架,居然跳过两次楼―从二楼和三楼跳下去的。那是在小学五年级,一帮人从过道两边夹击他,他只能跳楼了,结果“一跳成名”。那时每所学校的男孩都有派别,街道里也有派别,街道派系之间打架最可怕、最凶狠。贾樟柯都不敢惹他们,上世纪70年代的少年都有些疯狂。他不是好学生,所以,第一年高考就落榜了。   贾樟柯面临着当兵或者考大学的选择。由于父亲的坚持,他背上行囊自费去山西大学学美术,因为那里不用考数学。拿着父亲给的300元学费和生活费,贾樟柯开始独自生活。在山西大学学油画的两年,贾樟柯住在太原郊区的村民家里。他不满足于绘画这种静态的形式,因为他感觉自己有很强烈的表达欲望。那天他实在无聊,买票进了影院,看了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一边看一边流眼泪。看完之后,他发誓一定要当上导演,他觉得电影才是表达自我的最好形式。贾樟柯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学系,连续考了3年。渐渐失去耐心的父亲也开始骂他不务正业。不过,最后他还是接到了文学系的录取通知书――他成了一名旁听生,不是正规的导演专业。贾樟柯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据说贾樟柯有一天坐在宿舍的床上,突然振臂高呼“打倒导演系”。   考进电影学院后,贾樟柯的冲动更强烈,组建过实验剧团、拍过短片,他终极的目的更明确――做“导演”。从投资1万元的《小山回家》,到《小武》,到《站台》,到《任逍遥》,到投资1200万元的《世界》,贾樟柯甚至已经将他的电影卖到爱沙尼亚去了,他在逐步实现当导演的梦想。如今在热爱电影的中国青年中,贾樟柯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密切的关注。      小众电影关怀大众命运      起初贾樟柯的电影在前期投资上、宣传上和票房上都捉襟见肘,影院放映效果平平,只是一直在知识分子圈内被讨论,有时甚至是拿了国外的大奖之后才被国人知晓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电影是小众的。故事平淡无奇,画面有意粗糙,无任何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悬念,真的没有什么讨好人的东西。《三峡好人》男主角的扮演者韩三明是贾樟柯的表弟,是个矿工,从18岁下井,一直干到今天。他也是之前贾樟柯作品《站台》中的煤矿工人、《世界》中从乡下到北京的劳工,表现这样的小人物是贾樟柯的拿手好戏。   贾樟柯喜欢拍摄自己熟悉的生活,喜欢跟熟悉的人合作。他的亲朋好友都成了他剧组里的常客。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他的同班同学王宏伟。他们的第一次合作是短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