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
教学目的: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2.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王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现在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人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为相八个月病死,迫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吕蒙(178—219),三国汝南富陂(现在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字子明。少依孙策部将邓当,当死,代领其部属。从孙权攻战各地,任横野中郎将。后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蜀将关羽,占领荆州。不久病死。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剧,艰难、困苦)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结合注释,梳通文意。
1.指导学生将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文中相关位置处,并将不懂之处作上符号。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初]当初。?
[谓……曰]对…说。?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但]只不过?
[多务]事情多。?
[孰若]与……相比如何。
?[遂]于是。
3.请学生翻译课文(一人译一句),老师指导学生强化对一些语句的把握。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去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另有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
第二步,学生精读课文:
课堂探究:
1.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讨论并归纳: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可谓善劝。
2.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讶的神态。”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尸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现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这些话表明孙权劝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讨论并归纳;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是东吴周瑜之下的二号人物。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也是从侧面表现劝学的结果,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4.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5.请解释词语“吴下阿蒙”并造句。
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说:非复吴下阿蒙。
造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6.请解释词语“刮目相待”并造句。
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现在也有用“刮目相看”的。
造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第三步,背诵课文,现代审视。
你对文中阐述的观点有怎样的理解?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
总结固趣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才识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
布置作业: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