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
作 物 栽 培 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和分类 第三节 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第四节 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 第五节 我国作物栽培学主要成就与展望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 一、性质与任务 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优化决策、栽培管理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与之相关的学科很多。作物科学研究领域每一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都必须通过检验评定与组装配套,在作物栽培过程中应用推广,才能在农业生产中显示其功效和价值。 作物栽培学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 其任务与作物、环境和措施有关。 作物本身。研究对象是活的有机群体。个体有自身的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群体也有它结构和发展规律,必须探讨如何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矛盾。 环境条件。作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外界环境条件。不同作物、品种及生育时期和器官要求不同。必须通过选择和改造环境来满足它。 技术措施。作物对环境要求,如自然条件满足不了,采取相应人工措施。如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尽量满足作物的要求,以达高产优质目的。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和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 二、地位与作用 农业是基础。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大田作物,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1、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2、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我国约40%的工业原料如纺织、医药,70%的轻工业原料如卷烟、食品、造纸、制糖等来源于作物生产。 3、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出口比重将会下降,但仍是重要出口物资之一。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 4、稳定”三农”。作物种植业比重大,对农民的增收、农村的稳定和农业发展起重要作用。 5、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大田作物生产必将会得到现代科技的武装和改造,从而展现出现代化、科学化、产业化的新景象。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 三、特点 农作物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又属露天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 (1)严格的地域性。因不同地区的纬度、地形、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不同,再加上社会经济、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等差异,就构成了作物生产的地域性。 (2)明显的季节性。因作物生长周期长,又是露天生长,而一年四季的光、热、水等自然资源状况不同,必须根据作物的需求,合理掌握农时季节。如河南省的夏棉过了6月10日,浙江省的晚稻过了“立秋”再播种高产就没有保证。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 (3)生长的规律性。农作物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其生长发育具有规律性。首先,不同作物种类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如冬小麦二年生。其次作物在一个生命周期内有一定的阶段变化。 (4)生产的连续性。农业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个生产周期与下一个周期,上一茬作物与下一茬是互相制约的。要求要有全面和长远的观点。 (5)系统的复杂性。作物及品种有自身特点,生产受多种因子的影响,不同的措施对作物生产也会带来影响。加上作物栽培的目标也是多样的。它要求用整体的观点和系统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协调各种因子的相互关系,发挥最大效益。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和分类 第三节 作物产量、品质和效益 第四节 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 第五节 我国作物栽培学的成就与展望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和分类 一、作物的分类 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和利用而演化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目前世界上栽培种植的植物约1500种,其中粮、棉、油、糖、麻、烟、茶、桑、果、菜、药、杂等这些人工栽培的植物统称为作物(广义概念)。 一般所说的作物主要是指粮、棉、油、糖、烟、麻等大田作物。另外一部分茶、桑、果、菜、药、杂等则称园艺作物。 一、作物的分类 常见的农作物有50多种。分类如下: (一)根据作物用途和植物学分类,将作物分为4大类10小类。 1.粮食作物 (1)禾谷类作物 属禾本科,主要有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梁、青稞等。蓼科的荞麦因其籽实可供食用,习惯上也列入此类。一般将稻谷、小麦称为细粮,其它的禾谷类作物称为粗粮。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企业债与公司债二级市场定价比较研究.pdf
- 企业债和公司债知识点汇总与差异说明.pdf
- 企业债券政策动向及相关案例介绍.ppt
- 企业内控操作手册(上).ppt
- 企业债预审下放文件.pdf
- 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细则手册(第2版).doc
- 企业内部审计知识讲稿.ppt
- 企业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会计核算探讨.pdf
- 企业境内外上市对比分析.ppt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实践与思考(PPT).ppt
- 目标抛光:一种新的抗异常值非负矩阵和张量分解方法-计算机科学-加权最小二乘法-异常值检测-低秩逼近-交替优化.pdf
- 物理信息神经时间序列模型在 WeatherBench 2 米温度数据长期推理中的应用-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物理信息神经网络-气候预测.pdf
- ATL-Diff: 声音驱动的说话头像生成早期地标引导噪声扩散-计算机科学-音频驱动的说话头像生成-虚拟助手.pdf
- 局部化 FNO 在动脉瘤 MRI 中的时空血流动力学上采样-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脑血管诊断-医疗健康.pdf
- 一种计算建模对话系统的方案:分析大规模准模式化对话流程-计算机科学-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对话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对话式人工智能.pdf
- 无损量子计算通过减少量子比特开销以实现高效的算术运算-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量子算术-量子哈密顿计算.pdf
- 自适应语言提示(ALP)增强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中的网络钓鱼网页检测能力-计算机科学-大语言模型-网络安全.pdf
- 鲁棒资源分配用于捏合天线系统下的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计算机科学-鲁棒资源分配-通信系统-优化.pdf
- 基于空间的解释在视觉-语言模型中的文档视觉问答任务中的应用-计算机科学-文档智能-视觉问答-多模态推理-可解释性.pdf
- 多中心验证用于脊柱侧弯评估的深度学习模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临床医疗.pdf
最近下载
- 水泥厂电气培训课件.pptx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1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金税四期税务风险预警指标汇总.pdf
- 豆腐柴人工栽培技术.pdf VIP
- 天津市小升初小卷真题小外(天津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5套含答 .pdf VIP
- 控制计划(机加).docx VIP
-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二版)张正峰,第一至第十二章知识点.docx VIP
- 专题三 透镜及其应用 2025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考点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 VIP
- DL/T 502-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1-32部分).pdf VIP
-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