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能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周围的能源

第二节 我们周围的能源 * * 时间 消耗能源的活动 能源种类(电、煤、液化气或天然气等) 能源来源 早上 做早餐 ? ? 乘坐交通工具 ? ? 上、下午 教室照明 ? ? 教室取暖 ? ? 晚上 做晚餐 ? ? 看电视、电脑 ? ? 洗衣服 ? ? 洗澡 ? ? 统计 家庭一天用电 千瓦·时,一周共用电 千瓦·时;全班所有家庭一天用电 千瓦·时, 一周共用电 千瓦·时。 家庭一天用煤(或气) 千克(立方米),一周共用煤(或气) 千克(立方米); 全班所有家庭一天用煤(或气) 千克(立方米),一周共用煤(或气) 千克(立方米)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石油、天然气 汽油、天然气罐 电 发电厂 烧煤和天然气、电 煤、石油、天然气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石油 电 发电厂 电 石油、天然气 发电厂 电、煤气、天然气 发电厂、石油、 天然气 结论: 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主要是 煤、石油和天然气。 它们都是含有高能量的物质,由几亿年前的活生物的遗体 形成,统称为化石燃料。 煤是远古的植物因埋在地下而形成的一种固态化石燃料,人类通过烧煤来获取热能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了,但煤炭的大量使用还是在工业革命之后。 小知识: 石油是一种浓稠的黑色液体。它是由几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和较浅的内海中的小动物、海藻、原生生物形成的。与石油共生的还有由甲烷和其他气体组成的天然气。 目前石油占世界能源消耗量的1/3以上。 小知识: 世界 我国 2004年 我国和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 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资料(2000年), 全球现已探明可采储量,按目前世界生产规模推算,石油为40年,天然气为61年, 煤炭的静态服务年限为211年。????????????? 2000年 头脑风暴: 某日,地球上的能源耗尽, 我们的世界会是怎样…… 太热了 ? Too hot! 比以前暖和了 warmer and better? 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 过去140年全球温度变化情况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CO2) 甲烷 (CH4) 氧化亚氮 (N2O) ? 氢氟碳化物 (HFCs) 氟化碳 (PFCs) 六氟化硫 (SF6) 二氧化碳 为主 二氧化碳的增多来自 一、化石燃料的燃烧 热力 电厂 交通 二、森林砍伐 三、生产排放 金属生产 水泥工业 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 CO2排放量 2004年世界各国 单位GDP CO2排放量 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 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加引起了温室效应,由温室效应而导致全球变暖,这样的结果究竟会给我们这个世界 带来什么? 全球变暖 更多干旱和洪水 中国北部的干旱 中国南方的洪水 冰川在退缩 短时期水量增多, 长期则出现水资源匮乏。 对陆地生物的影响 未来气候变化将对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及气候适应 范围狭窄的高山物种、已适应青藏高原高寒气候 物种和迁移能力弱的物种,如大熊猫、滇金丝猴、 白唇鹿、秃杉、沙冬青和藏羚羊等造成威胁。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海南、广西、台湾、香港沿海及其他南海海域均发现不同程度的珊瑚白化现象。 珊瑚发生白化死亡,栖息于此的鱼类也将面临灭绝的风险。 海平面上升 我国高程低于5m的沿海面积达14.3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5%。其中,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苏北沿岸、黄河三角洲及蓬莱湾为重点脆弱区。 近50年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1.4 - 2.5mm。 根据预测,我国未来海面还将继续上升,到20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为1-16cm,到2050年上升幅度为6-26cm,预计到21世纪末将达到30-70cm。 41.6万亿人民币 13453 km2 65 cm 13.6万亿人民币 1153 km2 30 cm 淹没损失 淹没面积 上升高度 预计珠江三角洲被淹的损失 *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