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外科患者腰大池引流管用3M敷料加腹带改良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神经外科患者腰大池引流管用3M敷料加腹带改良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目的:探讨3M敷料加腹带固定腰大池引流管的效果分析。方法:78例行腰大池引流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取传统宽橡皮膏胶布和3M透明敷料腹带固定腰大池体外引流管。观察两组置管后敷料有无卷边、部分脱落、因烦躁致脱管、引流接头处脱落以及皮肤过敏的发生率。结果:对于行腰大池穿刺置管术的患者,穿刺术后使用3M透明敷料腹带固定体外引流管的固定方法较采用传统宽橡皮膏胶布固定的效果更佳(P<0.01)。结论:使用3M透明敷料腹带固定腰大池引流术后体外引流管,增强引流管的固定性,并发症少,并有利于医护人员可以直观引流管周围的皮肤状况,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轻患者痛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3M透明敷料;腹带;腰大池置管;体外引流管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168-02
腰大池置管外引流能改变脑脊液外漏的方向,降低腰一颅压力差,维持脑脊液压力及量处于较低水平,以治疗脑脊液鼻漏或耳漏;且有研究表明腰大池引流能显著降低临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1]。腰大池置管外引流在神经外科主要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鼻漏及耳漏、交通性脑积水的保守治疗等。腰大池置管外引流管位于患者背部,其穿刺点为 L3/4、L4/5的椎间隙,同时腰大池引流管较一般普通导管细、长,腰大池外引流通常为7~12d[2]。由于大部分患者在疾病发病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模糊,甚至烦躁,或不配合医疗护理的操作,所以常常可致引流管脱落、扭曲、受压或折叠而出现非计划性脱管,从而导致引流失败。因此,妥善外固定引流以达到有效引流非常重要。3M透明敷料,一般广泛应用于静脉留置针固定,卧床患者的压疮预防[3],局部皮肤保护等。该材料不仅经济实用,而且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4]。本院神经外科采用3M透明敷料及腹带改良式固定法,固定躁动患者体外引流管,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行腰大池置管体外引流患者78例。男47例,女31例。年龄23~75岁,平均49岁。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39例,脑室出血30例,颅内感染9例。所有病例通过颅脑CT平扫排除脑室系统梗阻,脑室系统与脊髓蛛网膜下腔通畅,符合腰大池引流标准。随机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9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意识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28~75岁,对照组实施传统方法固定引流管。患者取侧卧位头和双下肢屈曲,常规腰穿方法,穿刺部位取在L3/4或L4/5椎间隙,局麻下用18号硬膜外套管针穿刺,将软质硅胶管置入腰大池内6~8cm左右,导管引流通畅后拔出套管。在穿刺点先用3cmtimes;3cm无菌小纱布覆盖穿刺点,再用3M10.0cmtimes;12cm透明敷料固定穿刺点纱布,最后用3M无菌薄膜覆盖并沿腰侧横向固定引流管,从腰部引出固定于床旁,固定好后悬挂引流袋至床头10~15cm,嘱咐患者去枕平卧6h,每日引流量不超过400 mL。
1.2.2试验组 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23~68岁,试验组用改良式固定方法固定引流管。腰椎穿刺成功后,先用3cmtimes;3cm无菌小纱布覆盖穿刺点,再用3M10.0cmtimes;12cm透明敷料固定穿刺点,外扎腹带固定腰部,最后用3M通气胶带将导管沿脊柱向头部方向延长固定,从肩部伸出固定于床旁,悬挂引流袋至所需高度,去枕平卧6h。腹带的固定方法:患者腰大池置管后,让患者取仰卧位,把双膝竖起,脚底平放床上,膝盖以上的大腿部分尽量与腹部成直角;臀部拾高,从耻骨绑至胸骨下,引流开口的方向应朝向腰大池引流管导管的位置,引流管依次穿过内层、中层和外层然后绑扎。若腹带被血迹、汗渍、粪渍污染,腹带应及时清洗更换,保持腹带清洁干净。
1.3 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腰大池置管引流期间置管处,观察敷料有无卷边、部分脱落、因烦躁致脱管、引流接头处脱落以及周围皮肤有无出现湿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chi;2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腰大池置管外引流后采用改良式固定方法固定流管,术后发生敷料有无卷边、部分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