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苦地丁、龙胆地丁的饮片经验鉴别.docVIP

紫花地丁、苦地丁、龙胆地丁的饮片经验鉴别.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紫花地丁、苦地丁、龙胆地丁的饮片经验鉴别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紫花地丁、苦地丁、龙胆地丁的饮片经验鉴别 李洪立   (北京市密云县中医医院药剂科 北京 101500)   【摘 要】目的:掌握识别紫花地丁、苦地丁、龙胆地丁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方法: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一部及《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中药大辞典》下部,将它们的典型特征进行比较。结果:紫花地丁、苦地丁、龙胆地丁的性状差别很大。结论:掌握几种地丁的主要鉴别特征与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以防止误用,影响临床疗效。   【关键词】紫花地丁、苦地丁、龙胆地丁;性状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005-01   地丁类中药的植物来源比较复杂,长期以来存在着同名异种的现象。我院制剂室生产的制剂中,有两种制剂均含有地丁,一种是驱风抗感颗粒中含有苦地丁,黄柏洗剂中含有紫花地丁,近年来,郭浩生师傅带我们进行制剂原料验收过程中,经常发现混用现象。苦地丁代紫花地丁,龙胆地丁代苦地丁。紫花地丁、苦地丁均收载于2010版药典,功效有别,用量不同,不可代用。龙胆地丁属地方用药,更不准代替苦地丁用。为保证用药准确,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现将三种地丁的性状区别总结如下:   1 紫花地丁   [植物来源]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主产浙江 江苏 安徽。   [饮片性状]本品为不规则中段,根淡黄棕色,有细皱纹。叶灰绿色,多破碎,边缘具钝锯齿。花紫堇色或淡棕色,花瓣5,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内含淡棕色种子。气微,味微苦而稍粘。?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15-30克。   2 苦地丁   [植物来源]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布氏紫堇Corydalis bungeana Turcz.的干燥全草,。主产东北 内蒙 河北 山东。   [采收加工]夏季花果期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药材性状]本品皱缩成团,长10-30cm,主根圆锥形,表面棕黄色,茎细,多分枝,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具5纵棱,质轻,断面中空,叶多皱缩破碎,暗绿色或灰绿色,完整的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花少见,花冠唇形,有距,淡紫色。蒴果扁长椭圆形,呈荚果状,种子扁心形,黑色有光泽。气微味苦。   [饮片性状]本品为不规则长段。茎细,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具5综棱,质轻,切面中空。叶多破碎,暗绿色或灰绿色。蒴果扁长椭圆形,呈荚果状。种子扁心形,黑色有光泽。气微,味苦。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用于时疫感冒,咽喉肿痛,疔疮肿痛,痈疽发背,痄腮丹毒。   [用法与用量]9-15克。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3 龙胆地丁(广地丁)   [植物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Gentiana loureiri(D.Don)Griseb.的全草。主产广东、广西。   [采收加工]春夏季,花初开时采集全草。晒干。   [原药材性状]多干燥皱缩成不规则团块,根部土黄色,用热水浸软,摊开观察,茎自基部丛生多数紫红色,顶端具淡紫色或淡土黄色的钟状花。叶两两对生,长圆形至长椭圆形,叶柄较短或无,近基部叶密集,形状较大,上部的叶稀疏,形状较小。质地较脆而易碎。味淡而稍苦。以株矮小,叶色青,花色紫者为佳。   [饮片性状]本品为不规则中段。根部土黄色,茎多数紫红??,细小,钟状花,淡紫色或淡黄绿色,叶多破碎,叶较小,质较脆易碎。有草青气,味淡而稍苦。以株矮小,叶色青,花色紫者为佳。性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痈。主要用于咽喉肿痛,小儿发热,肝炎痢疾,白带,疮疡肿毒,淋巴结核。   [用法与用量]9-15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紫花地丁、苦地丁、龙胆地丁的性状主要区别(见表)   品种 区别 紫花地丁 苦地丁 龙胆地丁   茎 无茎 茎细长断面中空 茎细小   叶 叶多完整 多破碎 细小皱缩   花 花紫色 少见 钟状花淡紫色   种子 淡棕色圆形种子 黑色、扁心形种子 无   气味 气微、味微苦 气微、味苦 青草气、味淡稍苦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10:187.317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册800-802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