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生儿黄疸91569.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黄疸91569

概述 [概述] 一、定义 胎黄是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特征的病证。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又称胎黄或称胎疸。 二、发病情况 1、发病年龄:新生儿时期内发病。 2、发病特点:胎黄有生理性与病理性的区别。 三、范围 西医学称新生儿黄疸,包括新生儿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新生败血症等。 新生儿概述 定义:新生儿期(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的特点:体质柔弱;易患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原因:先天原因;后天原因 基本特点 好发人群:早产儿、多胎儿、素体虚弱的新生儿。 发病特点:约有80%的新生儿发生胎黄;与先天不足、后天失于调护有关(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喂养、缺氧、酸中毒、败血症颅内外出血等) 《诸病源候论·胎疸候》:“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 曾世荣《活幼心书· 卷中》:“有婴孩生下便见遍体俱黄,惟两目弦厚如金色,身发肚热,名胎黄。”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婴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并不疸,足月儿于出生后10~14天自行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消退,食欲、睡眠正常,无其他病症。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的时间或早或迟,或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于生后2~3周出现,消退的时间延长,或消后复现,或黄疸程度较重(黄疸持续加深),伴有精神萎靡、嗜睡或睡眠不宁,纳呆等。 病因病机 病因:有先天母亲的原因,也有后天感受湿邪的原因; 病机:主要由于湿邪困于中焦,致使气机不利,肝胆失于疏泄,胆汁外溢,发为黄疸。 基本病机 基本特点 湿热熏蒸:湿从热化,热重于湿; 寒湿阻滞;湿从寒化,脾阳被困; 瘀积发黄;湿热蕴郁,瘀热内积; 阳黄内郁,化热化火,邪陷厥阴,可现神昏、抽搐,此为胎黄动风; 若邪气炽盛,耗伤正气,正气不支,阳气内竭,则可出现胎黄虚脱。 诊断 身发黄疸,神倦、厌乳、大便或呈灰白色,黄疸出现早(24小时内),发展快,消退迟(足月儿延迟至2周;早产儿延迟至4周)或消退后复现,或黄疸出现迟,持续不退。 部分病儿肝脾肿大。 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05.2μmol/L,早产儿>256.5μmol/L,血清结合胆红素>26μmol/L。 检查:尿胆红素、尿胆源;肝功能;母子血型测定。 鉴别诊断 生理性黄疸 婴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并不疸,足月儿于出生后10~14天自行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消退,食欲、睡眠正常,无其他病症。 鉴别诊断 病理性黄疸: A、败血症(中毒症状:神萎、不哭、体温不升或不稳定) B、新生儿肝炎(伴消化道症状,血清胆红素时高时低) C、先天胆道闭锁(黄疸伴肝进行性肿大,大便呈浅色或白陶土色, 疸进行性加重) D、溶血性黄疸(伴贫血,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增高) E、母乳性黄疸(有无述特点,断乳后黄疸减退)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①首辨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②次辨黄疸的寒、热、瘀; ③辨阴阳(从病程、皮肤色泽、舌苔辨阴阳),阴黄分寒湿、瘀血(是否有瘀积表现) ④辨识变证(虚脱、动风) 治疗原则 生理性黄疸能自行消退,不需治疗;病理性胎黄治以利湿退黄为主。 因湿有从阳热化或从阴寒化的不同,故有清热利湿退黄和温中化湿退黄的不同;如内陷厥阴,则有熄风开窍;如瘀热郁积,则应活血化瘀; 分型论治 ·常证·湿热熏蒸 病机特点: 孕母内蕴湿热,传于胎儿,使婴儿生后受湿热的熏蒸,肝胆失于疏泄,胆汁外泄,浸淫面目、肌肤而发黄 起病急,表现为阳黄,全身及舌苔症状均显示湿热壅盛之象。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多表现为此证。 辨证分析 面目发黄,颜色鲜明 —— 湿热熏蒸,属阳属热,故发黄色鲜明。 精神疲倦 —— 湿热内阻,湿郁则神倦。 纳差、呕吐、腹胀 —— 湿热郁蕴,胃失和降,气机壅滞。 大便秘结 —— 湿热壅结大肠。 小便短赤 —— 湿热下注膀胱。 烦躁不安,口渴 —— 热忧心神,热重于湿。 舌红胎黄 —— 此湿热盛的表现。 神昏、抽搐 —— 此邪入心包,热盛动风之象。 治则·方药 治法: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方解、加减:备选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栀子柏皮汤;热重加虎杖、龙胆草;湿重加猪苓、滑石,苡仁;腹胀加枳实、厚朴;有瘀加红花、丹参赤芍。) 分型论治 ·常证·寒湿阻滞 病机特点 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患儿禀赋不足,脾气虚弱,湿从寒化,寒湿阻滞,则湿盛阳微,或中阳不振,湿邪浸淫肌肤而发黄。 临床表现为阴黄,伴四肢欠温、便溏虚寒之象。 梗阻性黄疸多表现此种证型 辨证分析 面目发黄,颜色晦暗 —— 寒湿阻滞,属寒属阴,故色黄而晦。 黄疸日久不退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