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审表获替后 历史意蕴
— — 读 《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铁爱花 曾维刚
北宋立国之初 ,太祖赵匡胤即称 :“宰相须用读书人。”(《续资
治通鉴长编》卷7,乾德四年五月乙亥条,中华书局,1995年,第 171
页)可以说在两宋三百多年 的历史上,自一开始,皇帝即试图将 国
家导向文治 ,并给予宰相以史无前例的重视。与之相应,宋代士大
夫也以空前的自信,认为皇帝当“与士大夫治天下”(神宗朝宰相文
彦博语,见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21,熙宁四年三月戊子条,第
5370页)。宋代皇帝与士大夫间的这种互动与共生,终于形成了与
以往贵族政治不同的士大夫官僚政治,促成 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大
转捩。那么,在宋代历史的航船和最高的权力平台上,皇帝与士大
夫中的精英——宰相间的 “合作”是不是始终风正帆顺?如若不
然,又会呈现出怎样错综纠葛的 “博弈”?也即,在宋代皇帝和宰相
之间,究竟构成了怎样一种 “权力场”?它对宋代乃至后世 的历史
走向又产生了何种影响?王瑞来先生的大著 《宰相故事:士大夫政
治下的权力场》(中华书局,2010年。以下简称 《宰相故事》)就从
新的视角,深入到看似平常的事相当中,发掘潜藏于历史表象背后
的深层结构与深刻意蕴,回答了这个重大的政治史议题。
《宰相故事》构思独特,逻辑谨严。本书以整个传统社会皇权
的发展走 向这一宏大历史 问题为讨论对象,而聚焦于北宋真宗一
34
朝二十六年 的历史当中,在先后任过真宗朝宰相的十二人中,重点
考察 了李沆 、王旦、寇准 、王钦若 、丁谓等五位宰相的 “故事”。说是
“故事”,其实 “并不是讲故事,也不是五个宰相的传记合集”,而是
“试图将历史叙述凝缩在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时段内,通过典型人
物的活动个案,以管中窥豹、滴水映 日的方式”,细致深入地揭示历
史上以皇帝与宰相为代表的君臣之间合作与角力的清晰具象。五
个宰相的故事 ,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为展现中国历史上皇权 的走
向给出了一个 “具体的剖面”(写在书前的后记 ,第 1~4页)。
全书共九个部分。首先是 ,写在书前 的后记——感言与寄语。
其后内容为,第一章,定位皇权,肇始宰辅专政 :“圣相”李沆。第二
章,寻常作为,塑造皇权 :“平世之 良相”王旦。第三章,左右天子为
大忠:“使气之寇准”。第 四章,佞臣如何左右皇权 :“瘿相”王钦若 。
第五章,宋代权相第一人:“罔上弄权”的丁谓 。第六章,代王言者:
真宗朝的翰林学士。第七章,从具体到集约。最后部分则安排,延
伸阅读 :写在书后的前言——皇权论综述。
这一结构安排可谓视角新颖,匠心独运。著作前五章,通过细
密的考述 ,具体分析 了真宗朝宰相左右皇权的五种类型。如 “首蒙
大用”,开启士大夫政治背景下 “宰辅专政”的真宗 “畏友 ”李沆 :
“务行故事 ,慎所改作”,为相十二年 ,“事无大小 ,非旦言不决”的真
宗 “诚友”王旦 ;“不 以家谋 ,专以国计”,能 “面折廷争”,有力地左
右君主行为的真宗 “诤友”寇准;“委屈迁就,以申上意”,“以昏佞
愚主智”,负面引导皇权的真宗 “佞友”王钦若;“欺上瞒下,专横跋
扈”,“启权相之端绪”,开 “宋代党争之滥觞”的真宗 “霸友”丁谓。
事实上,这五种宰相类型也正是真宗朝五种不同的君臣关系模式。
接下来的第六章,主要探讨真宗朝代王言的高级 “刀笔吏”——翰
林学士与皇权 、相权之 间的关系。这一章是对皇帝与宰相关系的
深化考察 ,因为宋代的翰林学士 ,一方面是 “皇帝 的机要秘书”,一
方面又堪称宰相的 “预备 队”,“成为介于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另一股
势力”(第254~279页),因而探讨三者之间合作与制衡的复杂关
35
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博弈,认识士大夫政
治下的 “权力场”。
第七章和最后的 《延伸阅读》部分,则由具体走向一般,由具象
演绎到抽象,阐释作者的历史 “演义”,即讲宰相故事的目的。这两
部分 ,可以说是跟随作者经历了 “显微镜式的微观考察”之后 “登高
远眺,进行宏观嘹望”,“广角与景深”超越真宗朝二十六年,指向宋
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写在书前的后记,第 10页)。作者回顾了自
己二十余年来关于皇权的研究,申述了 “皇权 ”、“宰辅专政”、“士
大夫政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