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与《收藏界》的深切缘分.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与《收藏界》的深切缘分   编 者 按:   十年前,《收藏界》怀抱梦想,闻鸡起舞。   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收藏界》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历经十年的漫漫长路,在众多读者、作者、专家及关心爱护我们的同行们的支持下,《收藏界》一路走来,蹒跚的步履,坚定的步伐……   追溯式微的传统文化余韵,构建收藏爱好者的精神家园,传递藏界最实用的信息,是《收藏界》一如既往的目标。   十年时间,我们在磨难中学会坚强,我们在逆境中学会勇敢,我们在掌声中学会感恩,我们在成就中学会坦然。   十年时间,《收藏界》更有了令人瞩目的飞跃!   这是一个成熟的季节,《收藏界》也在等待收获的喜悦。我们的等待,不是守株待兔的幻想,更不是无所事事的空想,我们的等待,是黑暗中踽踽独行的坚忍,是滴水穿石的执着;我们的等待,是挥汗如雨的耕酝,是播种希望的快乐。   在此,我们衷心感谢用真心真情支持我们的作者、读者,感谢帮我们把关的专家,感谢热心鼓励我们的同行。是你们,感动着我们,改变了我们,赋予我们力量,与我们一同缔造了《收藏界》。      全国收藏类知名品牌杂志《收藏界》即将迎来她的创刊十周年。作为一个古陶瓷收藏者和陶瓷文化的研究者,我与她的不离不弃、情感深深,这使我不得不坐在电脑前敲起字盘,诉述我对她的感谢之情。   我是一个自由撰稿人,从2003年起开始撰写四川古陶瓷学术性的研究论文。最初的两年都是在考古文博界的专业报刊上发表文章,从2005年开始,我的收藏类文章开始在收藏类报刊上发表了,发生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就是《收藏界》的指引。   记得那是2005年5月劳动节期间,我赴西安参加雅昌高古版召开的网友会。5月3日上午,我在大会上介绍了唐宋时期四川邛窑的陶瓷成就。中午,刚出会场,一个中年汉子就带着一个小伙子找到了我,向我约稿。这个天庭饱满、满脸笑容的中年汉子,就是长期负责《收藏界》杂志社工作的高玉书先生。   从那以后,我开始向《收藏界》杂志投稿。长期以来,每当作者的稿件通过电子邮件发出后,很快,一个及时的回复过来了:“您好!您所发的邮件已收到。希望继续得到您的支持,《收藏界》愿成为您永远的朋友。联系电话:029传真:029”短短的一句回复,既体现了《收藏界》的服务效率,更体现了对作者的尊重和友好。   2006年4月,我在雅昌艺术网“专栏作家”栏目即兴发了一篇短文。《收藏界》总编辑董凡女士便给我发短消息,让我将观点再充实一下,整理成文投寄给《收藏界》。很快,我的《高古陶瓷中的精品一定要“捂”住》一文在《收藏界》2006年第6期刊登了。   从《收藏界》创刊起,我就是她的忠实读者。凭着《收藏界》的亲民风格,每期《收藏界》杂志到手,我总是认真地阅读每期杂志里的每一篇陶瓷类的文章,并浏览其他方面的文章,从中学习我未知的知识,并根据杂志各版栏目的需求,结合自己的收藏实践撰写稿件,积极投稿。   大概是我的文章较符合杂志的要求,《收藏界》杂志社授予我“荣誉作者”的称号,并每期赠送我一本杂志,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知恩应图报”,我在收藏藏品、研究文化、撰写文章的过程中,总是把自己认为最具有可读性的、图文并茂的文章首先投给《收藏界》。迄今为止,我已在国内外十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了一百五十多篇文章,其中主要是收藏类的文章,统计一下,在《收藏界》发表了二十多篇,比在其他任何杂志上发表得都多。   长期的稿件交流,我与《收藏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即使我于2007年和2008年住在美国期间,也根据在异乡的收藏实践撰写稿件投给《收藏界》。   为了我在美国更方便地宣传《收藏界》,扩大杂志在海外的影响,《收藏界》杂志特聘我为驻海外记者,兼理海外事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由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及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明代宫廷艺术展”在美国隆重登场,首站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这次展览是历史上第一次在海外推出明代宫廷艺术和文化为对象的特大展览,珍宝不可胜数,同时也是亚博馆创立以来成本最高的一次展览。明朝的艺术文化成就是中国文艺历史中的一个高峰,很多展品都是首次公开面世。为了让国内的同胞也能感受国内顶尖博物馆尚未公开展示的珍贵藏品,我通过一个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实习的留美学生与该馆负责人取得联系,提出我准备在国内宣传、报道此次展出,希望该馆提供高质量的照片的请求。我的请求得到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理解和慷慨支持,该馆给我提供的此前从来没有面世过的藏品照片,使我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耀州窑瓷器》、《明代宫廷艺术展与美国旧金山亚州艺术博物馆》和《明代镶金托云龙纹玉带》三篇文章先后在《收藏界》2008年第10期、第12期和2009年第2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