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一、健康: (一)健康的含义 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完好状态 (二)健康的标准 精力、态度、休息、应变、体质、体重、眼睛、牙齿、头发、肌肉 (三)健康的维护 营养均衡、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身体 心理 二、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个体心理---达到最佳功能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最佳功能状态) 1. 认知功能良好------- 知 2. 情绪稳定乐观------- 情 3. 意志品质良好------- 意 4. 行为正常负责 ------ 行 5. 自我意识合理------- 我 6. 社会适应良好 ------ 好 (三)心理健康等级: 常态 偏态 病态 1. 常态:心理健康状态 个体能正常学习生活工作,无较大困扰。个体行为基本与社会环境相适应。 2. 偏态:心理失调状态 个体有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个体的学习生活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①轻度心理失调(心理问题) ②严重心理失调(心理障碍) 3. 病态(变态):心理疾病状态 个体心理活动严重紊乱,感知和思维混乱,甚至出现人格偏离和行为异常。 课堂小结:通过本次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预习作业:(检查方式--课堂提问) 1.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总目标、具体目标、阶段性目标)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哪些?(参看教材6-21页;183-188页)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1.总目标:184页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2.具体目标:184页 3.阶段性目标:10页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学习辅导 自我意识辅导 人际交往辅导 情绪辅导 生活社会适应辅导 生涯辅导(升学择业) 185页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1.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各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校园文化等 2.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 心理健康课、心理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板报、墙报 3.建立心理辅导室:个别辅导和咨询 4.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5.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章讲) * * 三个打鱼人:心理健康教育就好比教人游泳,如果一个人很好地掌握了游泳和水下自救的技能技巧,即使他被卷入激流险境,也能从容应付,脱离危险。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人都有如被冲进了激流险境,有些人会失去信心,只觉得生死沉浮、前景渺茫;有些人会感到害怕,不知如何“到中流击水”,怯于搏击风浪,等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