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印象岱庙.封禅大典.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象岱庙.封禅大典   岱庙,旧称东狱庙或泰山行宫。坐落在泰山脚下,为泰山的正庙,岱庙也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嵯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它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主要建筑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铜亭等。庙内古柏参天,碑碣如林,文物荟萃,天观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我国历代有72个皇帝在这里举行过隆重的典礼,给“东岳泰山之神”加冕封号。殿内现在还存在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东岳大帝出巡和回銮的情景,其场面阵势浩大,人物形态逼真,是稀见的艺术珍品。岱庙中古碑刻石如林,书法遗迹密布,其中最为珍贵的要数秦李斯小篆《泰山刻召》,它是秦二世于公元前209年下的诏书,现仅残存10个字,却依然吸引来络绎不绝的游人。它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共称我国三大宫殿式建筑。   古代许多帝王都在泰山进行封禅活动,秦始皇、秦二始、汉武帝、章帝、安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帝、乾隆帝等七十二个帝王、帝后曾到过泰山。据说汉武帝7次到泰山,乾隆11次到泰山。泰山自远古起就有封禅活动。   据《史记?封禅书》――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日封。   禅而祭之,翼近神灵也。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日禅。   “禅”是在泰山下扫除一片净土,在净土上祭祀土神,报答后土的功绩。古人认为“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   岱庙(东岳庙)是泰山的主庙,供奉东岳大帝,即泰山神,主治人生死及人生贵贱,为冥府众鬼之主帅。岱庙是全国东岳庙的主庙。   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资格来封禅,它的条件大体有三,第一个条件是更朝换代国家统一。第二个条件,帝王在位的时候必须有政绩,政绩卓著,要国泰民安、要有政绩,大家都信服,第三个条件是必须有祥瑞出现。就是有一个吉祥物。比如齐桓公,春秋时期他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他想到泰山来封禅,但是,当时的管仲就极力反对,为什么反对呢?就是说你不够资格。当时齐桓公就说,我九合诸侯一统天下,我的功劳够大了,难道还不行吗?他说不行,你缺乏祥瑞。实际上缺什么祥瑞呢。这样管仲就给他提了几个吉祥物,其中包括东海的比目鱼,西海的比翼鸟,这根本是弄不到的,没有这个东西你不能封禅,实际上就是说你的功德不够。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为了加强统治,他多次进行全国性的巡视,巡视中以封禅为旗号,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禅意味着天下盛世,功绩卓著。秦以后,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也竞相效仿封禅泰山。到唐玄宗时代,社会发展达到鼎盛,封禅大典也前所未有的隆重。于是公元725年,一个春夏之交的日子,一支浩浩大大的封禅大军从都城长安出发,这一天,在山东泰安市的泰山脚下,方圆百里的空气中,一改往日的轻松和随意,静谧和凝重之间,古乐奏鸣,车辚辚,马萧萧,由远及近越来越真切。浩浩荡荡的御驾亲王队伍,文武百官手持仪仗兵器,千乘万骑,众多护卫,前呼后应,层层簇拥,这种磅礴的气势,令中国有史以来任何一次讨伐出征都黯然失色。   在岱庙里,存有碑刻200余通,其中不乏历代皇帝留下的铭刻,有一通奇特的唐碑,它碑身双石同座并立,覆以石盖,这就是武则天公元660年派人所立的“双束碑”。   武则天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女人,她当时也很有点儿野心,她想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她内心的想法。那么,这个碑如何来表达武则天的意志的呢?它是由两块条石并立而成的,上面是一块石头做的碑帽,底下是一块石头做的碑座,也就是说他们并立天下,共治四方。虽然武则天当时还没有当皇帝,但是她希望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是和皇帝一样的,就是除了在政治上的寓意以外,因为武则天是高宗的皇后,是一种夫妻关系,这个碑就表达了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所以老百姓把这个碑叫做鸳鸯碑,这是当时武则天派人立这个碑的意思。果然这个碑立了以后,过了大概5年,在公元666年那一年,她就鼓动了高宗李治来泰山封禅。   在泰山顶上,苍岩如墙,峭壁如削,镌刻了数十处摩崖石刻,而最有历史价值,最为壮观的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三年封禅时亲自撰书的《纪泰山铭》碑,碑刻叙述了封禅的起因和规模,记有封禅仪典的过程。《纪泰山铭》碑形制宏伟、高大,1000个鎏金大字金碧辉煌,碑文通篇为八分隶书,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引来后人诸多的感慨。   公元1008年,宋真宗一行浩浩荡荡从开封出发,历经17天跋涉到达泰山,举行了隆重肃穆的封禅大典,到结束封禅活动返回开封共用了47天,宋真宗的这次活动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封禅大典。   从明朝往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