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像大篷车 隆隆驶天涯
资料提供 冯启安
冯启安
老冯经常说:“老三届人受的苦不少,那就让我们在拍DV中找找乐子吧。咱不但要玩好、更要为和谐的社会做出点贡献啊。别看都五十七了,瞧瞧咱这好身体,可别闲着。”
冯启安,北京市朝阳区电影发行公司的经理,北京市朝阳文化馆的副馆长,一个“老三届”。07年,北京市文化局为各区县配备了数字电影流动放映车和放映设备,朝阳区是配发放映车最多的一个区,好几个个街乡放映场次去年都超过了300场;由朝阳区电影公司创立的“民工影院”去年放映278场,而“区建委放映队”常年送电影下工地,放映场次去年也超过1800场。冯启安带领着流动数字电影放映车深入基层演出放映,连春节寒冬腊月期间也不间断。
NO.1民工与影像
每天,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京城朝阳金台广场就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或站立或找张报纸坐下,还有的就蹲在不远的角落里。平常六七百人之多,聚集在这,多的时候有上千人。其实他们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一个愿望,那就是不花钱看上一场好电影。这些观众大部分是外来的务工者,有的还是著名工地的劳动者,如奥运场馆、央视工地等。他们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劳累了一天后,除了挤在一起看一部又小又旧的电视以外,平时大多数时间要是不想花钱,就只有在街上闲逛了。而眼下他们却不那样了,收了工洗洗脸,换身衣服,整整齐齐地来到了放映场地,兴致勃勃地谈论着银幕上的故事。随着剧情的展开与深入,或喜,或悲,或急、或乐。
这就是北京开设的第一家以外来务工者为主题的朝阳区金台广场民工影院。
“民工影院”起始于3年前。2005年,朝阳区文化馆得到北京市政府40万元的补贴,用其中的20万元购置了10套放映设备,还购进新片20余套。这20套新片加上发行公司库房里原有的千余只拷贝就是“民工影院”的片源。其中既有《刘胡兰》、《报童》、《大决战》,《焦裕禄》这样的老“教育片”,也有《功夫》、《手机》、《孔雀》,《太行山上》等“新片”。让冯启安颇感自豪的是,民工影院很多“新片”的放映时间跟主流院线的放映时间只相差一个月。
冯启安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四惠城铁站的工地上。放映地点选在一幢未完工的楼房的房顶上。站在这个楼顶上,可以看到摆放得整整齐齐的钢筋、巨大的裸露的地基,工人的办公房、工棚……露天拉一块幕,很多人席地坐在这块幕前。晚霞消散、天色渐黑,屏幕上的影像越来越清晰。冯启安说,谁见到那样的场景,谁都会受到触动。
如今,好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民工影院”也日益发展壮大。2007年,适逢奥运决战年,北京迎来了由北京市文化局发起的扶植放数字电影的政府折子工程。传统的家门口人们看老电影“下雨”的现象(胶片电影老化、划伤)就要走到尽头。全北京发放了数字电影播放车与设备324套,仅朝阳区就发放了42套。
冯启安整合朝阳区42辆放映车,42套放映设备,成立了一条大有影响力的朝阳数字电影院线。百姓想看什么,他就组织影片演什么;百姓喜欢什么,他就放什么。
英雄榜:民工放映员曹明
喜欢电影的外来务工者曹明,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经过培训,曹明会放映电影了。一年365天,在做好自己的杂物管理工作之余,曹明一遍又一遍地放映电影。由于他放的好多拷贝都是重复的,大家不禁会问:“肯定会腻烦的吧?”热爱电影的曹明再三摇头否定了大家的推想,他腼腆地说:“做这么个事怎么还能烦。民工们总是来一拨走一拨,天南海北地漂泊,电影的情节能为民工兄弟们提供拉家常的话题,多好。次次看、遍遍看,可是感动不一样,只要爱生活、爱社会,每天不管放什么电影都是新的。”
曹明还告诉了我们一件让他很感动的事。工地附近有一个叫广明的智障青年,平时总是灰心丧气的,只有电影能让他高兴。放电影时他场场不落,每天都把放映的片名记下来,并提醒曹明别放重了。
有时他也挑自己没看过的电影让曹明放。只要提起电影的情节,广明脑子好像一点毛病都没有了,嘴也利索多了。曹明说:“只要我来了,广明就高高兴兴地围上来,七手八脚地帮我铺排放映机。这是他的专利,要是有人跟他抢,不让他干,他便会像小孩一样嘟着嘴,大家就会笑嘻嘻地赶紧给他让出地盘。他依恋这里,依恋电影,这是他在北京这个自己无从把握的大城市里最熟悉和最亲切的乐园。我呢,也因为自己的工作能让广明感到愉悦,特有成就感,特自豪。”
NO.2百姓DV进影院
在过去,上电视、上银幕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梦想,而今天要想在银幕上露一下脸,已经不再是难事了。
“老三届”们都知道,上个世纪6、70年代每逢电影开演之前都加映一部十分钟左右的新闻杂志片(新闻简报)。新闻简报每周一号,深受欢迎。而今在朝阳区数字电影放映现场,由居民DV爱好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