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亚勤:人生的兴奋点在于未知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拥有很多头衔:老总、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不过,他最著名的头衔还是“神童”――尽管“神童”如今已年逾不惑
会议室的门推开,走进一名男子,休闲西装,不打领带,年轻的脸,笑得憨厚而灿烂。双手递过一张名片,“我是张亚勤”,音调不高,语气和缓。
张亚勤目前的身份是“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裁”。但相比之下,似乎他的另一个“头衔”更广为人知――时至今日,很多人见到他时,第一个脱口而出的称呼往往是两个字:“神童”。
这时,张亚勤就会笑着说,“我既不‘神’,也早已不是儿童了。”在他看来,12岁读大学,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是他人生中“重要但并非唯一的一部分”。
科大小“红娘”
张亚勤从小就坚强、独立,从7岁起他就经常独自坐火车来往于不同的城市,寄宿在不同的亲戚家。他的这份独立和自信与他的身世有关。5岁那年,张亚勤失去了父亲。
“我5岁开始上学,由于经常要转学,而各地学制都不一样,常是跳两级降一级,再跳再降,加起来跳的时间比降的长。”中国恢复高考时,正上中学的张亚勤,也报了名。
距离高考还有七个月的时间,张亚勤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准备高考。可就在高考前两个月,他突然得了急性肝炎,半个月后才出院,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
1978年7月,12岁的张亚勤和其他600万考生一起走进了高考考场。当时的考场上,考生年龄参差不齐,三四十岁的考生也很常见,甚至有些考生孩子的年龄都比张亚勤的年龄大。而他们却在同一考场上解答着相同的试题。
一个月后,高考成绩公布。遗憾的是,张亚勤的高考成绩比中科大在山西的录取分数线低了10分。张亚勤非常失落,后来他听说中科大少年班有一个独立于高考的招生考试。两个星期后,张亚勤参加了考试。在这次考试中,张亚勤的成绩达到了少年班的录取分数线,他是那届学生中唯―一个数学得满分的人,而且连附加题都答得滴水不漏。
张亚勤终于如愿以偿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他也成为1978年全国最年轻的大学生。当时,整个太原轰动了,张亚勤甚至看到墙上写着大幅的标语:掀起学习张亚勤的新高潮。太原出了个神童,这个消息不胫而走。
“当时还是个孩子,这种感觉特别好。”张亚勤说。1978年10月,12岁的张亚勤独自乘火车从太原到地处安徽合肥的中科大报到。
办完报到手续住进宿舍后,张亚勤很好奇其他同学的高考分数,“首先问了上铺同学,一问比自己高20分。”过了一会儿,隔壁同学来串门,他又问,比自己高30分。问了一圈,张亚勤最后发现,寝室里六个人中自己的分数最低。“当时就感觉到这个世界真的很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张亚勤说。
在少年班读了一年后,张亚勤和同学们被分配到各院系的普通班就读。在普通班,同学们的年龄大都大他很多,谈恋爱的也为数不少。还是个孩子的张亚勤就成了大家公认的最佳情书传递者。“我那时是著名的红娘。”
“红娘”做的次数多了,趣事自然不少。有一次张亚勤有事去北京,返回科大时,有个在北京读研究生的朋友,想追科大的一个女生,买了很多食品,还写了情书,托他带回科大。“很不幸,那天火车晚点,我饿得不行……下车时,食物全没了,”张亚勤说,“不过,我还是认真地写了清单,把男生买给女生的食品,一项一项列清楚,连同情书一起,交给了她。后来,他俩还真成了。”回忆起这件事,张亚勤颇为得意。
本科毕业后,张亚勤又顺利考取了科大电子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时,他刚19岁。
不只是聪明
告别科大,张亚勤到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攻读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美国GTE实验室和美国Sarnoff公司工作。
那时,每到一个城市出差,张亚勤都会租一辆车,花一天时间在这个城市及周边转,“从来不拿地图,跑到哪是哪,遇到感兴趣的就停下来。”
尽管“经常走丢了,跑到哪个州都不知道”,张亚勤还是喜欢这种感觉,“人生的兴奋和挑战在于未知、不确定、不可预测,一定要敢于尝试。”
在张亚勤看来,“那些敢于去尝试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不怕输,因为他们即使不成功,也能从中学到教训:不去尝试的人才是绝对的失败者。”
于是,他从技术研发到管理研究机构,再到商业运作和风险投资……即使是技术研究,也不局限于一个领域,而是通信、消费类电子、软件等广为涉猎,不断尝试。
尝试的结果是,他终于知道自己的事业之船该停歇于哪一处港湾。现在的他,是数字影像和视频技术、多媒体通讯及Internet方面的世界级专家,在美国及国际上获得过诸多专业奖项和荣誉,参与过多种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是多个国际技术标准委员会的成员,还担任着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杂志及出版物主编,并被全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