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从心肺防治的理论探讨.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性痴呆从心肺防治的理论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老年性痴呆从心肺防治的理论探讨 黄衍勋 钱道乾 (山东省嘉祥县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嘉祥 272404) 【摘要】老年性痴呆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记忆力、定向力、理解力、思维力、情绪或人格方面的障碍,究其原因,与心肺两脏关系较为密切,根据脏腑功能的特点,尤以心肺生理功能失调是其发病基础和关键。所以,临床施治时要时刻注意心肺的生理功能和其病理变化,以防痴呆症状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心肺生理功能失调;心肺防治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7-0153-02 老年性痴呆又名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未明。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记忆力、定向力、理解力、思维力、情绪或人格方面的障碍,临床症状表现多端,属祖国医学的“郁证”、“善忘”、“文痴”等范畴。由于人到老年,气血渐虚,各脏腑功能亦趋衰弱,气、血、津、精不能上奉于脑,因而导致脑神失养;同时又因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理产物停聚于体内,瘀久可化毒,累及脑神则出现一系列神志方面的症状,究其病因,与心肺两脏关系较为密切。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就心肺生理病理和其相互关系对脑神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以冀抛砖引玉。 1 首先谈谈心与脑对精神意识的主宰所属。 1.1 祖国医学对心的认识 《内经》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因此,不难看出,古人认为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由心所主,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人才能神志清晰,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同时《内经》又说“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主身之血脉。”另《重订严氏济生方? 五脏门》中也说“夫心者……主宰一身,统摄诸脏血脉,灌溉溪谷,内润五脏,外为腠理”。可见,祖国医学认为“心”主神志,又主血脉。但按现代医学解释,“心主血脉”是其主要生理功能,关于“心者”有“精神之所舍”和“神明出焉”的功能,笔者认为古人所谓的“心主神志”是由于心脏时刻不停地搏动把血液推运到五脏六腑和周身各组织器官以发挥其相应功能的缘故,而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认为“神志”由心所主是必然的,因此,不能苛求于古人。 1.2 祖国医学对脑的认识 《内经》云“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探,精神将夺矣。”《医宗金鉴》说“头为诸阳之首,位居至高,内涵脑髓,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者也。”《类经》亦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到了明清时代,对脑的生理功能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金正希说“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李时珍也认识到了“脑为元神之府。”从以上可以看出,祖国医学的许多“心主神明”的论述,其实是“元神之府”的功能表现,而“心主血脉”却是我们所熟知和共知的。血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灌注脏腑和濡养周身以使机体发挥其相应的功能。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说“血生于心,上输于脑。”说明心血旺盛则脑血充足,脑血充足人才能神志清晰,精力充沛,反应敏捷。综上所述,可以说古人“心主神志”的功能表现,其实就是大脑功能活动的具体表现,而脑的各种功能活动,必须依靠心血的充养。因此,根据古人对脑的认识和现代医学生理解剖证实,大脑是人体生命的最高主宰,是人们从事日常各项活动的司令部,所以,应该把“脑”从奇恒之府中提炼出来,列于五脏之首,不应再受“心主神明”思想的束缚了。 2 心与肺的生理关系 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时刻靠气血的濡养才能生生不息。肺主气,心主血,两脏同居上焦而“朝会百脉”。心是“君主之官”,主血和神志;肺是“相傅之官”主气,佐心主治节,气与血是人体生命的基础,是“神明”的源泉。正如《内经》所说“气血者,人之神。”《内经》又云“心藏脉,脉舍神。”说明血与神的关系密切,只有血液时刻上荣于脑,人才能神旺而聪慧。但血的运行,必须靠肺气的推动才能发挥“舍神”的功能。中医关于肺气的论述很多,如《慎斋遗书》中说“肺为五脏之华盖,统摄诸气运行不息,乃至清之分,秋毫难犯。”《华氏中藏经》亦说“肺气,魄之舍,生气之源,是为上将军——乃五脏之华盖也。 ”另如《类经》又云“肺与心同居膈上,为高近君,犹之宰辅,故称相辅之官。”肺主气,详言之,即rsquo;“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人体的所有的生理之气,包括自然清气,水谷精气,营气,卫气,宗气,元气以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等,所以肺气对整个人体上下表里之气的生成及其活动都有支持和调节作用,也就是说,肺气调畅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故能“佐心主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