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的心得体会.doc

读《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的心得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的心得体会

读《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是浙江余杭高级中学的老师们,在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的指导下,两年来坚持不懈地努力结出的硕果,是大学与中小学结为伙伴关系的成果,是对课堂观察研究与实践的本土化做出的贡献。---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如何专业地听课、评课。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课堂观察,更好地让理念体现为我们的行为,我用心品读了沈毅、崔允漷编著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慢慢读来,越发觉得它是一本启迪教研智慧的好书啊! 一、本书的构成: 本书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故事分享”。课堂观察的研究与实践,一路走来,们有着太多的艰难、太多的思考和太多的喜悅。故事不仅记录了们旅程,也能让读者理解们的旅程和课堂观察本身。为此,收录了课堂观察大区域合作体——浙江余杭、北京海淀、于夏银川探索的若干故事,与读者分享。   第二部分“问题解答”。专业行动不仅需要经验积累,而且需要知识基础。们选择了20个问题,用问答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课堂观察的概念、意义、操作技术与流程、局限性,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根据们的经验,这对教师形成正确的观念并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范式创新”。们在崔教授团队的强有力支持下创造了一种新的听评课范式,这一部分的核心就是《课堂观察框架(第三版)》和部分观察记录工具。这是们做得最为艰辛的部分,也是本书的精华部分,它代表着们的知识创新。   第四部分“课例研究”。一次课堂观察活动后,们撰写自成一体的课例,呈现一次完整的课堂观察活动过程。也许这一活动并非课堂观察本身所必需,却是课堂观察的必要延伸,是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研究之必需。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课堂观察是一线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教研员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重要技术。 1)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2)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3)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三、课堂观察的优点及框架 (一)课堂观察的优点有三 1.听课的针对性。该课题的研究者首先建立了一个“四个维度、二十个视角、六十八个观察点”的课堂观察的框架,有了这些细致的度、角、点 ,课堂观察就被赋予了明确的目标,就会使听有所向,评有所指。 2.评价的实证性。该模式强调,课堂评价是要给予课堂观察的评价,课堂观察要建立观察量表,分组进行观察记录,课堂评价要基于课堂观察及其记录,言之有物,避免即兴的随意性的评价。 3.参与的广泛性。该模式的课堂评价是一种基于同伴互助关系的评价,强调参与广泛性,注重讲者评者的平等对话,反对专家权威的一言堂式的话语霸权。 听评课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要在师、生和课程或文本的三元主体互动及其所生成的有机课堂文化中建立一个符合教育 规律的观察方式和方法。浙江余杭中学、杭州安吉路试验学校的同志们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积极的努力,这一点值得学习。 (二)课堂观察的框架 课堂观察框架(部分):分为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 四、现状听评课期待“三大转变” 崔允漷教授认为:“听评课就是合作研究课堂,听课是收集证据,评课是基于证据的推论。”“让我们千万次地问: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在品读完该书后,我千万次地问:“什么样的听评课,才是真正专业有效的?”“现状又如何呢?” 传统常态听评课制度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却目的不够明确地听课 (任务的取向性不明)、简单而笼统地评课(听、课的随意性与单向性)、认为谁都可以评课,无法真正达到教研与同伴互助的效果。具体表现为:缺乏听评课的专门知识与技能,也缺乏专门的训练或专业引领;同时缺乏专门的人才,如何从专业的角度思考“听评课”呢?“三大转变”——简单变复杂、对立变理解、业余变专业。 崔允漷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听评课是一种评价、反思、对话和研究的行为。“还应该从对立思维改变为理解思维。”崔教授强调,参与听评课的人需要考虑以下三点:一是基于“现场”,要充分考虑时间、空间、资源等因素就此课论此课,不要作过多的类推或假设。二是要充分考虑教师本人的独特性,挖掘上课教师好的东西,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三是在评课时,谈到存在的问题,最好“体谅优先”,要有证据、有针对性、有建设性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