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互动课堂人民版必修.DOCVIP

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互动课堂人民版必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互动课堂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1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互动课堂 人民版必修2 疏导引导 一、分散的文明 1.文明曙光的出现 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发生的“农业革命”,使人类的物质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世界上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农业中心。在几个农耕发达地区,先后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2.文明中心的交流 受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和高山、大河、海洋、沙漠的阻隔,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和横向交流的驱动力。尽管也有一些从民间到官方、从和平方式到战争方式的交往,但文明区域间相对封闭,接触和交流都十分有限。 3.五大文明中心 在欧亚大陆和北非地区,全球形成了古代五大文明摇篮: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长江流域和南欧爱琴海沿岸;产生了五大区域文明: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教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地域性和独立性特征相当明显,基本处于隔绝或完全隔绝的状态,文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 1.条件 14、15世纪,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市场交换活动的频繁展开。 2.途径 (1)在城市: 第一商人利用货币优势,参与到生产中,与工匠形成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商业资本对工业生产领域的控制,形成包买商制度,分散的手工工场形成。 第二随着资本的积累和生产的发展,少数富裕的手工业者通过直接扩大生产规模和实行内部分工,也逐渐演变为手工工场主。 (2)在农村: 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从16世纪开始,欧洲诸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租地农场。 三、新航路的开辟 1.主要原因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②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 ③西欧各国迫切希望开辟绕过地中海通达东方的新航路。 ④《马可·波罗游记》进一步刺激了欧洲人的贪欲。 2.条件 ①“地圆说”日益流行,许多人坚信从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便能抵达东方。 ②造船技术提高,多桅帆船操纵灵活,航速加快。 ③航海技术进步,使远洋长距离航行成为可能。 ④西欧封建政府支持向海外扩张,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大量必需的条件。 3.影响 ①引起了“商业革命”,有力地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②引起了“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③促使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④导致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⑤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 ⑥促使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 活学巧用 1.新航路开辟以前,各大文明区域之间接触和交流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这些接触和交流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解析:此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五大文明中心处于隔绝或完全隔绝的状态。 参考答案: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往很早就已经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视野也逐渐开阔、开放起来,马可·波罗东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但是,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以及蒙古的西征,这一次次重大战争,都曾经突破了地域的界限,导致不同区域间联系的加强,出现经济、文化的大交流和大融合。通过大规模军事征服而建立起来的跨洲的大帝国,常常将不同地区整合为统一的政治经济单元,客观上促进了人类历史从分散到整体发展的进程。 2.阅读下列材料: 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 …… 旁有一大屋,女工共百人。 …… 外面一间屋,童工一百五,并坐捡细毛,不敢怨劳苦。 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清晨到深夜,各得一便士。 …… 又有一大厅,五十剪毛工,施展好手艺,天衣全无缝。 又有八十人,洗呢更浆呢。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 二十擀制匠,整呢折成匹。 请回答: (1)当时手工工场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2)通过上述材料,你对当时的手工工场有什么主要认识? 解析:解答第(1)问的关键是全面细致地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地概括和归纳;解答第(2)问时,应在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从手工工场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手工工场主的地位等角度入手分析。 第(1)问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回答不完整,不能答出“雇佣工人的类别”,主要原因在于忽视了对材料中有效信息的全面提取;第(2)问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只回答出手工工场所体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