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肠球菌致病机理及感染与疾病的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肠球菌致病机理及感染与疾病的探讨
刘艳华1 吕治2( 1 兴安盟人民医院 内蒙古乌兰浩特 1 3 7 4 0 0 ; 2 北京友谊医院 北京 1 0 0 7 4 4 )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肠球菌致病机理及感染与各类疾病的关系,得出结论:开展肠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对预防和控制肠球菌感染的发生及耐药株的产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新靶点抗菌药物的研发及临床抗菌新疗法的开展。
【关键词】肠球菌 致病机理 感染 疾病
【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363-01
肠球菌(Enterococcus)广泛分布在自然界,是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为条件致病菌。本文就肠球菌致病机理及其所致感染与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致病基因及其蛋白物质
1.1细胞溶解素(Cyl)
1.1.1细胞溶解素基因的结构及表达 细胞溶解素基因位于肠球菌信息素应答质粒或染色体上,由六个部分组成:结构基因两个亚单位c y l L l和cylLs,修饰基因cylM,转运基因cylB,激活基因cylA和免疫基因cylI。基因表达时,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无活性的结构蛋白前体Cy l L l*和C y l L s*,然后二者在修饰蛋白C y l M和转运蛋白C y l B的作用下生成结构蛋白中间产物C y l L lrsquo;和C y l L srsquo;并分泌到肠球菌细胞外[1,2],最后由激活蛋白Cy l A从CylLlrsquo;和CylLsrsquo;的氨基末端各酶切去6个氨基酸,生成具有溶解细胞活性的结构蛋白CylLl”和CylLs”[1]。免疫蛋白CylI位于细胞膜上,富有疏水氨基酸,可以保护肠球菌免受自身分泌细胞溶解素的溶解[1]。
1.1.2细胞溶解素基因的表达调控及细胞溶解素的致病作用 细胞溶解素基因的表达由结构蛋白亚单位Cy l Ls”正向调控,由细胞溶解素抑制蛋白C y l R1和C y lR2负向调控。氧对肠球菌致病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细胞溶解素不仅溶解某些G+细菌,还可作用于红细胞及其它真核细胞的膜靶位,在胞浆膜上形成小孔,引起胞浆膜破裂,小分子物质溢出,造成宿主细胞损伤。
1.2明胶酶(GelE)
1.2.1明胶酶基因的结构及表达调控 明胶酶基因gelE位于肠球菌染色体上,长度约1530个碱基,上游是粪肠球菌调节因子基因fsr和三个启动子,在转录水平调控明胶酶基因的表达;下游是丝氨酸蛋白酶基因sp r E,由855个碱基组成,与肠球菌损伤宿主组织有关。
1.2.2明胶酶的结构及致病作用 明胶酶由509个氨基酸组成,包括信号序列、前导序列和成熟蛋白序列。致病作用包括:(1)有利于肠球菌及其致病物质向组织周围扩散;(2)有利于合成正常的致病蛋白在肠球菌表面停留发挥致病作用;(3)有利于肠球菌在宿主组织内扩散;(4)有利于致病质粒播散。
1.3肠球菌表面蛋白(Esp)
1.3.1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的结构 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esp位于肠球菌染色体上,基因结构非常独特,核心区由多个碱基序列重复组成。其中,5rsquo;端是1~3个A碱基序列,3rsquo;端是占整个es p基因31%、高度保守的3~9个C碱基序列,两个B碱基序列分别位于A和C碱基序列之后,基因水平的同源重组决定了碱基序列重复出现的次数。
1.3.2肠球菌表面蛋白的结构及致病作用 肠球菌表面蛋白由1873个氨基酸组成,与碱基序列核心区的结构相似,主要由A、C两个氨基酸片段重复组成,在肠球菌临床分离株中A氨基酸片段出现1~3次,C氨基酸片段高度保守,一般以82~84个氨基酸为一个组成单位重复出现3~9次。肠球菌表面蛋白因核心区氨基酸重复次数不同而大小不一,在感染初始阶段大分子肠球菌表面蛋白有利于肠球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定植完成后小分子肠球菌表面蛋白则有利于肠球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
1.4肠球菌胶原蛋白粘附素(Ace)
1.4.1胶原蛋白粘附素基因的结构 胶原蛋白粘附素基因ace位于肠球菌染色体上,主要由A、B两种碱基序列组成,其中A碱基序列高度保守,B碱基序列则富于变化,至少存在4种类型。
1.4.2胶原蛋白粘附素的结构及致病作用 胶原蛋白粘附素由721个氨基酸组成,主要由高度保守的A氨基酸片段和富于变化的B氨基酸片段组成。粪肠球菌在体外46℃培养以及在肠球菌感染者的体内均可以粘附于靶细胞的胞外矩阵蛋白上,不同实验菌株、不同实验室之间粪肠球菌粘附性各有不同。胶原蛋白粘附素的粘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