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剂的发展及现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甜味剂的发展及现状

主讲:王小波 课件制作: 陈之浩权贺 甜味剂的概念 概念: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的食物添加剂。 甜味剂的分类 目前甜味剂种类较多,可分为: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 甜味剂各论 一、甘草和甘草提取物 CNS: 19.008 概述: 甘草中的甜味成分是甘草酸,又称甘草甜、甘草苷。由甘草酸与两个葡萄糖醛酸生成苷,实际上使用的是其钾、钠及铵盐。 甘草苷为白色粉末,其甜味刺激来得较慢,去得也较慢,甜味持续时间较长,甜味强度约是蔗糖甜度的50-100倍(其盐类甜度较高,甘草酸一钾的甜度约是蔗糖的500倍,甘草酸三钾为蔗糖的150倍,甘草酸铵为蔗糖的200倍),后味略带有不快的感觉,有增香作用。 毒性学特征 二、甜菊糖苷(又称甜菊苷) CNS: 19.008 制造方法: 从甜叶菊中提取后经精制而成。 性状: 易溶于水、乙醇和甲醇,不溶于苯、醚及氯仿等有机溶 剂,味极甜,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口感类似蔗糖,但略带后苦涩味。 甜菊糖的热值仅为蔗糖的1/300,且在体内不参加新陈代谢。 使用: 甜菊糖带有后苦味,与甘草苷一起使用可起到相互改善口感的作用,与阿斯巴甜、甜蜜素及安赛蜜等混合使用也有协同增效作用,但与糖精混合时口感改善甚微。 三、糖精 三、糖精钠 (Sodium Saccharin) CNS: 19.001 概述: 甜度为蔗糖的200~500倍,一般为300倍。 浓度高时带有后苦味。 将水溶液长时间放置,甜味慢慢降低。 精钠具有价格便宜不参加代谢,不提供能量,性质稳定等优点。但糖精钠单独使用会带来令人讨厌的后苦味和金属味,可通过和甜蜜素等其他甜味剂混合来改善不良后味。 物理化学性质 四、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 CNS: 19.004 又名,阿斯巴甜或甜味素、蛋白糖,人工合成品,我国于1986年批准在食品中应用 性状: 甜度为蔗糖的150~200倍; 甜感清爽、类似蔗糖;无人工甜味剂通常具有的苦涩味或金属后味。 可溶于水(1.0%,25℃),难溶于乙醇(0.26%),不溶于油脂。 对酸、热的稳定性较差 毒性学特征 毒 性 GB 2760规定: 可按正常生产需要用于各类食品中,(罐头食品除外)。 注 意 由于高温、强酸条件下会分解而失去甜味, 在焙烤、油炸或强酸食品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阿斯巴甜在人体胃肠道酶作用下可分解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通用标签上应标明“苯丙酮尿患者不宜使用” ;孕妇,最好远离它。 甜味素 五、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CNS: 19.002 又名:甜蜜素,人工合成品。 性状: C6H12O3NSNa 甜度为蔗糖的50倍 易溶于水(20g/100m1),几乎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对热、酸及碱皆稳定。 相对于蔗糖,甜蜜素的甜味来得较慢,但持续时间较久。 甜蜜素风味良好,无异味,还能掩盖如糖精钠等所带有的苦涩味。 安赛密 六、乙酰磺氨酸钾(Acesulfame-K) CNS: 19.011 又名:安赛蜜、AK糖,属人工甜味剂。 性状: 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味质较好,没有不愉快的后味。 易溶于水(270g/L,20℃),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对热、酸均很稳定。 安赛蜜甜味感觉快,味觉不延留。 可以经过人的消化系统排泄出来而不发生变化,因此没有卡路里。 毒理:(ADI)为0~15mg/kg 应用 应用 END 作业 * *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成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低下,惊厥发作和色素减少。本病属常染色体隐形遗传。其发病率随种族而异,美国约为1/14000,日本1/60000,我国1/16500。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