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学(二)
生 理 学 环球医学网 主讲:刘江 第二章 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二、血细胞及其功能 三、血液凝固和抗凝 四、血型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一)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液体环境,称为机 体的内环境。 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其中约3/4为组织液, 细胞外液的1/4为血浆。 细胞内液(2/3) 细胞外液(1/3) 组织液 3/4 血浆 1/4 (内环境) 体液 2、稳态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这种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表现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发生变动,例如体温维持在37℃左右,血浆pH维持在7.4左右等。 3.血细胞比容 细胞在血液所占的容积百分比,为血细胞比容。 我国成年男性为 40%~50%, 女性 37%~48%, 新生儿为 55%。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1.血液的相对密度(旧称比重) 血液的相对密度为1.050~1.060,血浆的相对密度为1.025~1.030。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越多,血浆蛋白浓度越高,血液的相对密度越大。 2.血液的黏度 正常人血液的相对黏度为4~5,血浆的相对黏度为1.6~2.4。血液的黏度主要取决于它所含的红细胞数,血浆黏度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3、血浆渗透压 溶液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数目的多少。正常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mol/L,其中胶体渗透压仅占3.3kPa(25mmHg)。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形成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主要为NaCl) 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 压力 大 小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维持血浆容量 4.血浆的pH 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血浆pH主要决定于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如NaHCO3/H2CO3(两者正常比值保持在20/1)、Na2HPO4/NaH2PO4和蛋白质钠盐/蛋白质等缓冲对。通常血浆的pH值波动很小。 第二节 血细胞及其功能 (一)红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的数量 成年男性:(4.0~5.5)×10 12/L; 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g/L。 成年女性:(3.5~5.0)×10 12/L; 血红蛋白浓度 为:110~150g/L。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1.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可塑变形性:指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的特性。红细胞必须经过变形才能通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呈正相关;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 (2)悬浮稳定性: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 中的特性。用红细胞沉降率(ESR)表示,红细胞沉降 率是用红细胞在血浆中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 正常值: 男性 ESR为0~15mm/h, 女性 ESR为0~20 mm/h。 ESR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ESR愈快,表示悬浮稳 定性愈小。 ESR快慢与红细胞无关,与血浆的成分变化有关。 测定ESR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作为病情变化判 断的参考。 (3)渗透脆性: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常以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作为脆性指标。测定红细胞脆性也有助于一些疾病的诊断。 0.85%NaCl溶液→ 0.42%NaCl溶液→ 0.35%NaCl溶液 红细胞正常 发生溶血 全部溶血 2.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有: ①运输O2和CO2; ②对血液中的酸碱物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三、红细胞的造血原料及辅助因子 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 维生素B 12和叶酸是合成核苷酸的辅助因子。 临床相关: 胃大部切除术以后,壁细胞分泌盐酸减少,会导 致铁的吸收障碍,导致缺铁性贫血。另外,因为 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减少,还会导致维生素B 12吸 收障碍,导致巨幼红性贫血。 (二)白细胞生理 白细胞 单核细胞(3%-8%) 嗜碱性粒细胞(0%-1%) 嗜酸性粒细胞(0.5%-5%) 中性粒细胞(50%-70%) 淋巴细胞(20%-40%) (4.0-10.0) ×109/L 粒细胞 1.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 2.白细胞的功能 白细胞种类 主要功能 中性粒细胞 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的组织和衰老的红细胞 单核细胞 吞噬作用和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 嗜酸性粒细胞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过敏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摄像头检验作业指导书.doc VIP
- 《城镇污水污泥流化床干化焚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pdf
- 阿奇沙坦非无菌化学原料药车间设计--本科毕业论文.docx VIP
- 办公用品供货服务计划方案.docx VIP
- 用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分型和评估透明细胞肾细胞癌预后的基因及其应用.pdf VIP
- G 正谱 赶圩归来阿里里 林凯 合吧声乐歌谱正谱子五线谱钢琴伴奏谱乐谱曲 谱弹唱谱歌曲乐曲.pdf VIP
- 零星工程施工方案范本(3篇).docx VIP
- 新疆四史应知应会内容.doc VIP
- 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洗流程.pptx VIP
- Lesson9-10Howareyoutoday(课件)新概念英语第一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