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非正式群体1.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非正式群体1

第七章 非正式群体及其行为;非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群体的比较;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沟通是指信息在传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传递并获得理解的过程。信息被传递而没被理解是沟而不通,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通过正式沟通渠道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方式。如组织通过各种正式文件、会议、信函、谈话等进行的沟通。 非正式沟通是指通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达方式。它是脱离组织结构的层级次序、围绕组织成员间的社会关系所建立起来的、主要是以口头沟通为主的沟通方式,如茶余酒后的闲谈、议论等。 非正式沟通不一定只在非正式群体中产生,在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平级之间,在相同或不同正式群体的个体之间,都经常发生这种现象。所以,将它放在第十二章沟通一起讲述。; 一、非正式群体概念 二、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三、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一、非正式群体概念;1.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利益。 个体在交往中,如果价值观一致,会使双方的心理距离迅速缩短;如果价值观不一致,心理距离便越拉越长。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企业中的员工虽然都有各自的利益,但往往部分员工的利益会趋于一致。这些利益一致的员工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 2.共同的兴趣爱好。 人有各种兴趣爱好。正当的兴趣爱好,有助于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生活,增长知识,促进身心平衡,提高休息质量。兴趣爱好的一致,会促进一些员工经常聚在一起,形成非正式群体。 3.共同的经济与社会背景。 这里的背景主要是指以往的学历、当前的处境、出身、家庭、 年龄、性别、职业、生活地域等等,特别是当前的处境尤为明 显。一般而言,背景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共同语言较多,相互 沟通比较容易,较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 4.时间与空间上的接近。 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会使个体之间有更多的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从 而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较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 思考:下列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主要是什么原因? 1.同乡会。2.轮滑社。3.上访群体。4.宗教群体。 ;1、满足成员的需要。非正式组织成员在本组织中可以获得“归属感”、“安全感”等需求的满足。组织成员有各种需要,有些需要通过工作本身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但还有一些则是很难从正式组织中获得的。正式组织是按照明确的规章制度运行的,组织成员在其中形成的主要是各种职责、层级关系。在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塑造下,他们的 心理需要、感情需要难以得到满足。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员工之间的这种非工作关系、自发关系使他们在这方面的空白得以弥补。需要的满足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很大,从而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的工作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 2、增强组织的凝聚力。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心理性、情感性因素的需要,成员间的关系由其特定的行为规范来调节,并且非正式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群体领袖”。“群体领袖”所具有的影响力往往是其成员认可的,这与那些由规章制度形成的、带强制力的权力性影响力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前者更具说服力。组织管理者如果能够合理的处理非正式组织的这种影响力,将对增强组织凝聚力以及组织的成长发展产生极大的益处。; 3、有益于组织成员的沟通。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十分快捷。组织内部良好的人群关系,其建立与维持,或改变员工态度等,都有赖于组织信息的传递。组织通过正式途径与非正式途径来进行信息的传递。正式途径的传递是主要途径,但方式过于单调,具有强制色彩,易导致形式主义的弊病,不易被成员认可,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相对于正式途径的信息传递方式,非正式传递方式表现出来的自然性特点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快捷、内容更丰富,易于引起员工的共鸣而使传递获得更好的效果。 4、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组织最基本的优点之一就是它辅助正式组织去完成工作。非正式组织本质上可以作为对正式组织的积极支持,正如以上所分析的,它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消极作用;(1)可能影响组织工作效率。非正式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行为”现象。由于非正式群体本身具有一套非成文性规范并以之对其成员施加压力,使其本身表现出一致向外的行动倾向。从消极的一面来说,若此倾向与组织目标相冲突,则会侵害整个组织功能的运行,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2)非正式群体中容易传播流言。非正式组织成员间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十分快捷,但易于导致小团体主义,对正式组织内的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功能运作等往往产生阻碍甚至扭曲的反作用。使一些错误的流言、小道消息大为传播,焕散军心。 (3)非正式群体有可能阻碍组织变革的进程。非正式组织中的成员在本组织中获得“归属感”、“安全感”满足的同时,一旦整个组织的结构功能发生变革或组织制度的变动危及到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其成员便会一致抵制这种变革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